当前呼吸道疾病呈现哪些流行趋势?传染性更强了吗?专家详解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6 13:40:32

  当前呼吸道疾病呈现哪些流行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11月1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的流行情况,加强监测预警,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

  “今年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比较高,尤其是在儿童当中。”李侗曾向记者介绍,目前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李侗曾提醒,现在流感的发病率正处于上升趋势,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呼吸道的其他病原体种类也比较多,所以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今年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更强 了吗?

  李侗曾介绍,大部分呼吸道疾病都具有传染性,有的传染性比较强,比如流感,有的传染性稍弱,比如肺炎支原体。但就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体而言,没有发现传染性增强,其致病力、传染性和以前相比也没有明显区别。

  “可能是过去三年大家防护措施做得比较好,感染减少了,所以体内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水平普遍下降了。”李侗曾分析,也就是说,病原体的传染性没有增强,但是人体相应的防护力下降了,所以可能导致感染的人数增加了。

  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呕吐等症状,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传染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在家庭内出现聚集病例,或者是学校、幼儿园出现聚集病例,也就是多人发病,通常认为属于传染性的疾病。”李侗曾解释。

  他举例,如果在单位、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周围有人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之后自己也出现了相应的症状,那么就要考虑是被传染的,可能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需要做好自我隔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避免传染给更多人。

  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就医?

  为了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到医院就医比较合适?

  李侗曾表示,对于老人、幼儿、孕妇,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肥胖等高风险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所以一旦发病,应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对于普通人群,如果在休息期间高烧超过3天没有缓解趋势,或者有剧烈的咳嗽、胸痛、胸闷、呼吸急促、喘憋等,婴幼儿出现喂食困难,甚至有嗜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也应该及时就医。

  身着颜色鲜艳的娘惹服饰,印尼归侨二代洪莉慧和11岁的女儿张钰雅在人群中格外亮眼。她们一起亲手制作传统灯笼、点燃烧塔仔火药画、在梧林百年榕树上挂上祈福飘带……

  新西兰侨界代表、大惠灵顿妇委会会长禇华芸感慨道,祖国时刻惦念着身在海外的游子,强大的祖国是每一名海外游子的坚强后盾。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是否变化成为困扰天文学家的重要问题,需要在银河系中找到更为直接有力的观测证据。近年来,随着郭守敬望远镜、盖亚卫星等中外大型天文设施投入观测运行,并获得海量观测数据,助力中国天文学家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变化的直接证据。

  “蛟龙”号7000米级海上试验的成功,实现了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表彰载人深潜英雄集体和载人深潜英雄的决定,授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团队“载人深潜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启动。“我们把工程名字叫做‘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充分体现了在工程规划中对文物保护的重视。”重庆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重庆市文物修缮单体体量最大的保护与利用工程,此次修缮遵从“修旧如旧、保持外观风貌、局部排危改造、功能与景观相应、重在外观修复”的原则,进行加固与保护修复,延长使用寿命,保护文物建筑的物质载体。

  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队员、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得主徐梦桃感慨:“这就是乒乓给中国人的喜悦、燃情和泪水,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没有代沟的全民话题,这个故事会为每个人带去多种多样的感受,是不分年龄的春节聚会。”(完)

李秀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