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上海聚焦AI发展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挑战

来源: 发展网
2024-07-07 19:41:00

  中新网上海7月5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5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AI的快速发展,音乐创作与演奏、教学与练习、评估与反馈、乐器的设计、生产与制造等各个环节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5日正在此间举行的2024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创新纳入“人工智能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板块,期望通过探讨前沿技术,推动音乐教育研究的新发展,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大会上,“人工智能时代的音乐教育”主题成为音乐教育专家关注的焦点。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围绕音乐科技的融合、声音疗愈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基本问题以及AI融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展示了AI技术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广阔前景。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郑艳分享了学院在AI融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表示,AI技术为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据了解,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已走过七个春秋。历届大会主题鲜明,从“音乐教育普及与推广”到“快乐学习”,到“音乐走进社区,乐器融入家庭”“新时代美育交响”以及“相信音乐,热爱生活”“学乐器,为生活增色”,不断探索音乐教育的本质与实施途径。

  据悉,在本届大会上,全中国近千名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齐聚,以“音乐教育‘ai’时光”为主题,围绕音乐教育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顾问周树春指出,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跨越国界、无障碍传播特性,不仅是情感交流的媒介,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主席,王世成指出,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探寻音乐教育本质,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提高国民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音乐美育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追求,并实现扩大音乐人口,引导乐器消费的发展需要。

  大会特别策划“科技为音乐插上翅膀——民族品牌电声乐器展示”活动,聚焦电声乐器领域,旨在展示国产电声乐器创新成果。记者看到,多家国内电鸣乐器企业纷纷亮相,创新电声乐器功能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音乐教育需求,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大会分会场推出集群式工作坊,涵盖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新三科”改革探索等多个板块,为一线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除了主会场活动,5日到6日,10个分会场、15个主题板块的一系列活动,涵盖银发音乐教育、 AI音乐教育应用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参会者的学习需求。 (完)

  荷语鲁汶大学中国学联主席代表在比留学人员发言,感谢祖国和使馆一直以来对广大在比留学人员的关心爱护,“新春暖心包”让在比学子再次感受到来自祖国和使馆的温暖与牵挂,立志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力争早日学有所成,回到祖国的大地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完)

  同时,依法严惩腐败行为,一审审结张伟、王丽、任三动等职务犯罪案件381件,判处罪犯438人。并认真组织开展涉诉涉法信访积案集中清理和执行积案集中清理专项行动,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

  各民主党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共二十大所作的战略部署,有效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各民主党派新一届领导班子要传承政治薪火、深化政治共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老一辈的政治信念、高尚风范传承下去。要坚持团结奋斗,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坚定信心,增强斗志。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今年是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要继承和发扬工商联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代表人士教育引领,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据统计,春运期间,张光启共发现制动机典型故障两起,防止了多起安全隐患。“一定要认真干好工作,这样才能保障铁路货车安全运行,一点也马虎不得。”张光启信心满满说道。

  2022年,随着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发展,中国网文的海外影响力持续攀升,科幻网文走向成熟,网络文学引领流行文化并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副业……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表示:“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背后所彰显的活力与潜能、青春与激情,无不是在以文学之灯照亮文化自信,以观念聚焦迸发磅礴力量,如同催人奋进的先锋旗语,激励着我们把新时代的网络文学打造成为文化强国的生力军。”

  赵锦提到,在更大范围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影响的范围,也确实呈现出了频发、重发的趋势。“这并不是指2023年的极端天气就一定比2022年更多,而是说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上,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的趋势,是逐渐增多的。”赵锦说,在这期间极端值也会慢慢上升,也就是说在未来,极端天气对于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冲击也会更大。

林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