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危房焕新生 北京西城首个原址重建危改项目交钥匙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4 19:53:4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石伟)“看着这个大红房本,我心里踏实呀!”5月28日,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居民在原址住上了新楼,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房本。纪阿姨拿着房本高兴地说:“新房子布局特别好,看着就舒适,像公寓一样。有电梯,楼道里还有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备。”

  桦皮厂胡同8号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5层住宅楼房。几年前,西城区相关部门经过前期勘查发现,桦皮厂胡同8号楼房墙体开裂,部分构件脱落,电线、燃气管线等明线挂在楼体外墙上。区委区政府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坚持有解思维,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边尝试边突破,最终将危楼通过拆除原地重建方式得以焕发新生。

  住进新房子生活有点“甜”

  “红黄金碧、青院素城”是改造后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真实写照。走进新楼房,锃亮的瓷砖、明亮的客厅,大大的飘窗,尽揽四季芳华;品牌家具和设施给人掩饰不住的简洁大气;有限的空间内为居民们留出了收纳空间,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居民们纷纷表示,从未想过自己的老旧楼房能够变成如此舒适、美观的新家。

  更令居民们欣喜的是,每户家庭都进行了水电气热智能化升级,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降低了能源消耗,为居民节约了用电量,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西城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走深走实、出彩出效。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改造项目规划前期,又一次次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在规划过程中,在不影响临近居民楼采光的同时将楼体建设与临近道路平行,做到改造后楼体不占道。为了让居民住地更舒服,在设计时将室内户型进行了调整,完善套型使用功能、动静分离、户内公区延伸共享。在楼房的结构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砖墙承重优化为钢砼墙体,此举节约了空间提升了户内使用面积。同时,对公共区域进行了优化,比方合理退线,管井外移,增设电梯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城市色彩城市设计导则》,改造后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采用坡屋面,坡屋面采用小青瓦、灰色玻纤瓦、灰色水泥瓦、灰色彩钢瓦等与街区传统风貌相谐调。

  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完全按照新建项目标准实施。全过程完整、清晰,未省略任何环节,以“有解”思维创新“优解”路径,突破关键难点,为民解忧。

  危旧楼改造过程有点“难”

  新政策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百姓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2020年6月,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危改试点意见》),桦皮厂胡同8号危旧楼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桦8危改项目)在此背景下,被确定为西城区首个通过拆除重建方式进行改造的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也是全市首个整楼居民均为产权主体的试点项目。

  桦8危改项目的难点在哪里?首先产权主体多,其次实施主体非产权主体,产权注销后会带来后续的系列影响等,其中最难的就是转移登记产生税费,需要交纳契税。

  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危改试点意见》上没有明确危旧楼改建多个产权主体登记路径,所以这成为考验西城干部智慧与担当的试金石。

  西城干部积极贯彻“有解思维”,探索“怎么解”,寻求“最优解”。最终,成立工作专班,由专班牵头,规自、住建、房管、税务、街道、实施主体等各部门深入调研交流,结合危旧楼改建已出台政策以及桦皮厂8号楼实际情况,规自分局创新性提出“产权主体不变、实施主体代建”“先注销后首次、一户一首次”的总体办理思路,按照《危改试点意见》相关要求,单套住房包括新增建设面积在内,房屋性质统一登记为“按照经济适用房产权管理”。其中,原住房已转为商品房、已购公房的部分,在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时进行注记,上市转让时商品房部分无需缴纳地价款,新增面积部分应缴纳。

  新街口街道联合社区及项目实施单位,发挥属地责任,强化担当,采用逐户上门、拉家常等方式,主动“问需”,跟居民做好沟通交流,将政策宣传落到实处,精准做到“一户一案”,帮助居民算好长远账,用“真心”换“真情”,助力居民圆梦新居,积极推进桦8危改项目。

  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桦8危改项目开工前各项手续办理, 创新并联模式,简化审批前置条件。

  最终,规自委西城分局以“告知承诺制”即时核发该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仅用时22天完成从用地划拨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手续办理。西城区住建委主要领导挂帅协调,远程在线开标,用最短时限完成项目招标;与项目实施主体沟通指导,精准服务,对施工许可申报资料实行即报即受,当日完成施工许可审批。

  建新楼过程速度有点“快”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桦8危改项目的20户居民企盼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子,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鉴于此,区属国企——德源集团作为实施主体积极推进桦8危改项目,中建海龙科技作为项目承建方参与了桦8危改项目。中建海龙科技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将建造工期缩短了75%以上、实现三个月建成封顶。

  中建海龙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原创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CMiC),通过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单元内的结构、机电、给排水暖通和装饰装修等大部分工序在工厂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装嵌形成完整建筑。这大幅缩短了建造周期,居民从迁出到交付、回搬入住,减少了异地安置对原住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在设计阶段优化户型设计,完善建筑功能,提升用户的居住体验,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通过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项目90%以上工序由产业工人在工厂完成,现场工作量显著降低,施工人数大幅减少,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75%建筑垃圾排放,减少25%材料浪费。同时,通过应用绿色建造技术、采用环保设备材料,全程控制噪声、扬尘,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践行“双碳”及北京减量发展理念。

  阳光洒进屋子,桦8危改项目的居民实现了原地搬新家。在桦8居民“焕新归家”交付仪式上,居民代表宣读了《桦皮厂胡同8号楼居民公约》。未来,全体业主将共同维护小区环境,让桦皮厂胡同8号楼持续焕发生机、长久保持温馨、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完)

  日本环境省2022年度在以核电站附近为中心的36处地点实施了一年2至4次的测定。2023年的测定地点有所调整,共选定35处。其中,对核电站近海约1公里排放口的附近3处地点,在排放开始后将以每月1次的频率测定。对排放口附近等约10处地点,将以每周1次的频率公布速报值。

  人们沉浸于剧中人物的黑白对垒、情法交织,也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着他们的人生轨迹,乃至旁逸斜出回望自身的处境。在接连不断对剧情、人物的咀嚼、反刍中,寻求着时代风向的变迁、个体认知的水位。

  在窗帘店里,记者把镜头对准这对夫妻。刘晓晖坐在缝纫机前裁制窗帘,廖珮盛把刘晓晖做好的窗帘铺在地上,将铅笔夹在耳后,拿尺子开始测量。画着画着,廖珮盛突然发现算错了数据。“你不光晕车晕船,现在还晕镜头,你干脆叫廖三晕吧。”爽朗的刘晓晖打趣道。

  数量众多的非遗项目,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财富,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

  “订阅App会员一定不要冲动,要找个空闲、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操作,这样才能把页面上各种‘坑’看得真切。”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总结了“反自动续费套路”心得,点赞量过万。

  通行畅、消费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电影票房67.58亿元,位居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

朱予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