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古典园林+” 创新非遗保护模式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7 08:56:10

  中新网上海6月5日电 (陈静 朱琳)一场江南丝竹与戏曲相结合的沉浸式赏析音乐会5日精彩上演。音乐会以上海古猗园内假山和建筑为舞台背景,将江南丝竹的雅韵与古典园林的雅致景色巧妙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5日,以“丝竹戏韵猗园雅 集”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上海古猗园举行。古猗园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沪上首座“非遗主题公园”,以独特的江南园林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的结合,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非遗项目,感受传统文化

  当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古猗园签署了《非遗主题公园建设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通过探索“古典园林+”模式创新,打造非遗保护新名片,助力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共享文化资源,共建服务平台,共创新发展格局,不断以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致力于上海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发展体系、传播推广体系的建设。同时,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南丝竹”的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会推出相应的江南丝竹展示活动。

  今年选址古猗园,举行沉浸式赏析音乐会,通过创新设计,在江南园林向市民公众呈现江南丝竹的美妙音韵,也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古猗园共建合作迈出的第一步。

  琳琅满目的非遗市集同日在古猗园精彩亮相,囊括了嘉定区的多个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还包括灯谜、顾绣、古琴斫制技艺、茶艺等新入选的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完)

  《甘肃日报》在配发的评论中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甘肃发展长期相对落后,不少经济指标排在后进位置,一些方面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持续拉大。“对此,我们绝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芒刺在背、寝食难安的紧迫感,有只争朝夕、奋勇向前的责任感。”

  “教材编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关乎国家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作为教材的编写者绝对不会草率为之,肯定是经过好几番讨论研究才能确定,而且教材的审定也是要一关一关慎重审查的。”

  比如爱奇艺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银河奇异果(爱奇艺持股10.125%);优酷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推出酷喵;腾讯视频与南方新媒体合作,推出云视听极光等。这也就导致视频平台只能负责运营,国资企业按控股比例分钱。“如果爱奇艺的普通会员费用20元就能回本,那在电视终端上,则需要40元才能回本。”一位从业者向《财经》透露。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这是甘肃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当地此前表示“群众期盼热切,让我们深感惴惴不安、如坐针毡;现实差距明显,让我们深感如牛负重、如芒在背”。

  迄今为止,美国和加拿大官方一直没有搞清楚这几个“不明物体”到底是什么,也没有说明击落它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地时间12日,在被问及这些“不明物体”时,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范赫克称,目前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来自“外星人”。

  两国在11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其中特别提到:“柬方重申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到访,将为中国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

沈永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