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侨村热闹闽南年 红红火火“烧塔仔”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2 15:46:31

  2月10日晚,农历正月初一,福建晋江梧林传统村落重现闽南传统民俗——烧塔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随着由砖块垒成的“塔仔”被点燃,腾空而起的火焰伴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火旺时还撒上米糠、海盐、松香粉助威,场 面极为壮观。当晚,锦塘南龙王舞龙队到场助阵,共祈龙年风调雨顺、龙行大运。传说“烧塔仔”起源于元末,民众为反抗残暴统治者,约定于起义时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行动信号。传衍至今成为“烧塔仔”民俗,寓意着新年平安、兴旺。

  1月28日(大年初七)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在地方走访看到,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车间到田间,人们铆足干劲,投入“兔”飞猛进的新年开局中。

  <strong>新赛道:高质量发展抢“风口”</strong>

  对于全国多地新建的“不夜城”中能够找到诸多与大唐不夜城类似的元素,是否会构成侵权等法律问题,相关律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克而瑞认为,受疫情持续反复影响,跨省旅游减少,休闲娱乐“本地化”趋势增强,衍生出商业+乐园、商业+剧场、商业+都市农庄、奥莱+N等城市“微度假”式购物中心。对商业而言,强化体验始终是线下消费破局的关键,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最后,要做好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和兜底保障人群的就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的制胜法宝,要通过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康养、电商等技能培训,以及托育、护理、康养和家政等民生领域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脱贫家庭年轻劳动力以“一技之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建设,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strong>流动的中国 出行人次快速增长</strong>

柴裕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