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2 23:17:38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 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朱凤莲表示,自1月7日“小三通”部分复航,为金门、马祖同胞返乡过年、与家人团圆提供了便利。截至2月6日,两岸船舶共往返78班,载客5169人次。其中,厦金航线共62航次、4736人次;福马航线共16航次、433人次。

  至于王彦、刘娜等三孩妈妈,则更关心生育后相关政策的支持。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凡介绍,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结合实际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相关各方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

  <strong>“地球上的海洋是相连的,这不是日本一国的问题”</strong>

  宿舍区有2人至6人共享的房间,也有集装箱2人大床房,收费标准从几百元到千元不等,最高不会超过2000元/月。园区内设有共享厨房,也有食堂,还可以通过手机点外卖。而在办公区、会议室、咖啡区,“游民”们都可以随时停留、工作、聊天、娱乐、分享。

  1988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期间,“界别”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此之前,全国政协的组织设置一直用“参加单位”来表述。2004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政协章程第一次正式以“界别”来指称所有的政协参加单位。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IP产品众筹纪录之所以频频被刷新,其核心在于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深度挖掘粉丝经济,充分发挥IP的吸引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社区,调动粉丝力量为IP项目筹资。尤其对于有一定粉丝基础、但预算有限的创作者来说,众筹可以助力其实现从0到1的商业化落地。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