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的裂齿鱼类化石 距今2.49亿年命名“吴氏三叠鱼”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4 21:49:21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6月23日透露,他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江苏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约2.49亿年灰岩结核地层中,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裂齿鱼类,将其命名为“吴氏三叠鱼”。

  徐光辉研究员当天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裂齿鱼科是基干新鳍鱼类的一支,主要生活于三叠纪的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时期,裂齿鱼科以三叠鱼属为典型代表,该属此前两个已知物种包括贵州的优雅三叠鱼和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三叠鱼,两者生活时代距今均约2.5亿年。

  吴氏三叠鱼标准体长约11厘米,是一种较小型的海洋肉食性鱼类。此次研究共发现6块化石标本,其中4块产自于江苏句容青山、2块产自于安徽巢湖马家山,它们都以结核的形式保存。在中生代海洋中,灰岩结核包裹着鱼化石是一个有趣而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物地层上,这些含鱼化石的结核位于距今约2.49亿年的地层,代表三叠鱼属出现的最高层位(也即最年轻时期)。

  吴氏三叠鱼具有三叠鱼属的共近裔特征,包括一块喷水骨、38-41列侧线鳞、尾鳍轴上鳍条不超过3条,同时,它又以一些自近裔特征与马达加斯加三叠鱼和优雅三叠鱼相区别,如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水平接触、鳞片光滑并且后缘无锯齿。此外,吴氏三叠鱼与扬子似裂齿鱼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顶骨与膜质翼耳骨愈合,侧线鳞多达50列。

  根据新种吴氏三叠鱼与其他裂齿鱼科鱼类的详细比较,徐光辉等在本次研究中修订了三叠鱼属及裂齿鱼科的鉴定特征,认为此前研究归类的江苏裂齿鱼实际是扬子似裂齿鱼的晚出异名。根据分支系统学的研究,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厘定裂齿鱼科与其他新鳍鱼类干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摒弃了疣齿鱼科是裂齿鱼目成员的观点,将其归入新建立的疣齿鱼目。

  这项古鱼化石重要发现研究成果论文由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徐光辉研究员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单位的合作者共同完成,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为研究裂齿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新的信息。(完)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22的年轮已经走满,我们共同迎来了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殷实的成就盘点,真挚的关怀关切,对奋斗者的真情点赞,对未来的无限期望……新年贺词中,一句句饱蘸深情的新年“寄语”,给予我们无比向上的力量。

  <strong>美人鱼赛事或“游”进泳池、“游”向世界</strong>

  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农业农村部也要求将休闲渔业培育成为现代渔业的新兴支柱产业。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海钓运动在内的休闲渔业属于“朝阳产业”,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不改变渔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将渔民从捕捞业为主的直接海洋经济模式转变成依靠海洋资源创造陆地经济的模式,助力渔民共富。

  2022年,武大靖口中的高频词是“圆梦”。这一年,他代表国家在家门口参赛,圆了一个身为中国运动员的梦想。2023年,他依然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过年回到老家,与家人一起团聚。

  县医院是我国百姓看病就医的关键环节,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龙头”作用,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两点措施最为关键。一是药品下得去,能够配送至最终端,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配足配齐所需药品。二是重症转上来,农村地区发现重症患者后,能够及时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魏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