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费率改革带来三大行业新气象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7-10 08:18:58

  ■ 冷翠华

  去年7月8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距今已满一周年。

  一年来,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托管费普遍下调,投资者成本明显降低。更值得肯定的是,基金行业发展呈现诸多新气象:客户意识明显增强,创新氛围更加浓厚,“长跑”能力持续提升。当前,基金行业费率改革仍在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改变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行业生态,行业机构也当继续优化理念,提升能力。

  公募基金费改分“三步走”。以降管理费、托管费为核心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9日,过去一年超过3000只公募基金实施降费。第二阶段以公募基金交易佣金为核心,相关举措亦于近期落地。今年7月1日起,《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

  根据测算,前两阶段费率改革举措每年累计可为投资者节约成本约200亿元。后续,基金费改还将推出以基金销售环节降费为核心的第三阶段举措。

  费率改革不仅直接降低了投资者投资成本,助力破解“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困局,更有利于推进行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行业机构牢固树立合规是生命线、客户是根与本、业绩是硬实力的发展理念。

  在笔者看来,基金费改启动一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三大可喜的新变化。未来,行业机构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以投资者为本的意识,持续提升投研能力等硬实力,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首先,客户意识深入人心,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此前,在规模情结的驱动下,行业发展出现了重营销轻服务、重新发轻持有等问题,滋生了营销费用高企、规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诱导赎旧买新等乱象,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利益,不利于行业做优做强。对此,费率改革引导行业机构正确认识规模与收益、基金公司与基民的关系,推动行业摒弃规模情结,从偏执于“卖基金”的营销优先倾向转向聚力于“做产品”的综合服务供给,在产品设计、销售、投后陪伴等全过程厚植投资者优先理念,让投资者在享受降本这一实实在在的好处之外,也有更好的长期持有体验。

  其次,创新思维显著增强,加速练就差异化竞争优势。费率改革对基金传统销售模式,特别是与券商的合作模式带来了直接影响。面对新形势,行业机构创新探索,尝试走出一条新路径。一方面,推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创新产品,产品设计更加重视投资者需求,部分浮动费率产品、红利主题产品也受到投资者欢迎;另一方面,着力优化运营模式,探索与渠道机构新的合作方式,从自身优势出发研发特色产品、推出特色服务,在细分领域打造专业品牌,以走出产品同质化的窘境。

  最后,“长跑”能力持续提升,聚力打造投研能力。费率改革不仅仅是引导行业让利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其关键在于倒逼行业机构更加重视投资能力建设,以稳健的业绩回报持有人。这需要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和投研体系建设,摒弃打造个别明星基金经理、个别网红产品的老路;进一步聚焦主动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的提升,摒弃追求短期排名的冲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国公募基金的规模仍在持续壮大,已迈过31万亿元的台阶,稳居资管行业“一哥”宝座,同时,费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将持续深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投研能力扎实、风控水平突出的优质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这无疑将推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 尉旖涵

  以“三支箭”中的“第三支箭”为例,2022年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调整优化房企股权融资方面的五条措施,这是国内时隔12年后重启地产股权融资,与“第一支箭”新增授信、“第二支箭”增信债权工具并列,又被称为支持地产行业的“第三支箭”。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换车人群不断增长,为中高级轿车提供了大量潜在用户。在我国,绝大多数中高级轿车的销售是通过换购方式实现的。中级轿车市场成长空间巨大,利润率高,所以即便竞争压力很大,中级车仍然会是生产厂家的必争之地。

  3月,她顺利完成了手术,透露自己在重新学习走路,为自己加油打气:“Yes I can and I will!”她的姐姐李思林转发了这条微博,说:“我亲爱的妹妹,我希望你不要做女战士,希望你永远是我的小女孩,我会爱你保护你一直到永远。”

  业内人士也认为,此次处罚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规范了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今年4月,耶伦公开说,让美中经济彻底分离对两国都是灾难性的,要“过滤掉噪音,基于冷静的现实直白地阐述”。“两国应当有能力坦率地讨论困难的议题,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两国应该开展合作,从而造福于我们两国乃至世界。”

  他认为,一些评论在使用虚假数据证明中国房地产业已经触及“天花板”,比如称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但是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52平方米,北上广深则更低。

陈盈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