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7 12:32:11

  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今年端午小长假铁路客流以探亲流、旅游流为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深圳、南京、西安等热点旅游城市和深圳至广州、天津至北京、上海至杭州、上海至苏州、成都至重庆等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人员货物流动加速的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统筹用好线路和装备资源,加大运输能力投放,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努力为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输保障。

  增加客运能力供给,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运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1500列。动态分析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精准掌握旅客出行需求,灵活增开临时旅客列车,采取动车组重联、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及时在热门方向和线路增加运能,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积极服务 各区域假日旅游和举办龙舟赛事活动等出行需求,加开短途旅客列车。大力开行旅游列车,精心设计运行线路,与景区、酒店联动,拓展消费新场景,助力假日旅游经济发展。在主要铁路枢纽储备一定数量的动车组、普速列车和乘务人员,遇到突发客流,随时上线运行。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等功能,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科学制定售票策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保障铁路12306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加强旅客乘降组织和服务引导,优化进出站流线,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部分车站和列车上举办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出行,营造良好旅行环境。做好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强化线上预约管理,提高线下响应效率,提供绿色通道和爱心服务。持续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丰富食品种类,实行优惠价格,努力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加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共享客流信息,确保有序接驳,打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服务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铁路集中统一调度指挥优势,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铁路主要煤运通道,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全力保障煤炭运输,助力各地迎峰度夏。做好粮食、化肥、节日物资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运力倾斜,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际联运组织,稳定开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运输安全畅通。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关注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对途经山区高风险线路、区段的旅客列车,提前采取停运、限速、迂回等措施,主动规避安全风险。假日期间,铁路干部职工加强应急值守,全力组织线路巡查、设备检修、旅客服务等工作,加大防洪防汛工作力度,落实落细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宽远资产表示,新的一年,地产行业的稳定对经济回稳走强非常重要。房地产行业不仅体量庞大,且上下游的关联行业规模也较为庞大。随着地产政策优化调整,一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的购房需求有望重启。

  接受采访的日本人士大都表示,发展好两国“Z世代”的关系,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日中关系的走向。正如竹内亮所说:“我们难以改变年龄大的那部分人的一些想法,因此,拍一些面向中青年群体的作品是我接下来的方向。”在谈及未来应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交往时,木村隆说:“这是一个难题,但必须要下定决心去做。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日本也有1亿多人口,两国在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交往时必须要彼此诚心实意。”

  “通过诗词让更多的人了解奉节的美,就是我的价值。”刘光玉告诉记者,从2004年至今,她已经在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做导游、讲解员近二十年。二十年间,她见证了奉节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奉节各景区迎来了游客大幅增长。2022年6月,她又见证了郑万高铁全线开通,奉节迈入高铁时代,最快1.5小时到重庆中心城区、3小时到成都武汉、3.5小时到郑州、6小时北京上海。

  九安医疗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1715.90%至1825.95%。报告期内,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试剂盒等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同时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口碑带动公司其他产品销售。

  这次改革也从主板实际出发,对两项制度未作调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二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

  新首钢地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2022年,首钢园航天、科幻、金融等高端产业要素加快聚集,累计注册和入驻企业(组织)超200家,北区已建成自持空间出租率达到87%。重点产业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在首钢园揭牌,已累计引入科幻、元宇宙上下游高精尖企业50余家,成功落地科幻影视拍摄、动作捕捉、光学影像等5大公共服务平台,科幻产业聚集区打造初见成效。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