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7-01 04:39:29

  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29日电 题: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作者奥蓝

  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机盎然。清晨5点,新巴尔虎右旗阿日哈沙特镇白音乌拉嘎查牧民阿拉坦苏和就起床了,他一边赶着牛羊出门,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家草场距离最近的中蒙边境线只有500米。

  200余公里外的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临近中俄边境。牧民础鲁一般会在6点出门巡边,他守护的是74号界碑。

  础鲁的父亲、爷爷都是护边员,他14岁就跟着家人一起巡边了。去年国庆节时,他和女儿高举国旗骑马巡边的小视频在自媒体上火了。

  再沿边境线向北400余公里,是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这里也是中俄边境,边民唱贵生也是一名护边员。

  边境前沿观察员、信息员、预警员是他给自己的3个定位。他养了数十匹马,新建的民宿也计划近期开业,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最近我们每周还要组织两次夜间巡逻,主要看边境设施有没有破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边境管理区总面积8.9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少有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和边境大市。这里流传着一句话:莫道关山阻且远,万里尽是护边人。

  连日来,跟随当地边民脚步,中新网记者丈量了这条千余公里的边境线。这里,既有茫茫草原,也有莽莽森林,还有流淌不息的界河额尔古纳。这里,每一位边民都把巡边护边刻进日常。他们走路不忘观察,放牧不忘巡逻,如有异常及时向边境派出所提供情况线索。他们中,有在边疆生活了一辈子的牧民阿妈,有做中俄边境旅游的民众,还有返乡建起现代化牧场的“牧二代”……

  新巴尔虎右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生产主体的边境旗县,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驻扎着1.7万牧户。新巴尔虎右旗副旗长韩永利告诉记者:“驻边疆,守边疆,富边疆,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站岗。”

  奥洛契庄园是呼伦贝尔唯一一座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地处额尔古纳市,背靠大兴安岭,面对额尔古纳河,远眺可以看到对岸俄罗斯的小村庄。

  庄园负责人李孟德是华俄后裔,也是一名护边员。夏天是这里的旅游旺季,游客很多,大家日常的生活生产就是在守边固边,维护景区秩序、制止游客飞无人机、规劝违法行为等;冬天庄园歇业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回来沿边境线走一走,管护边境铁丝网,看有无异常。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这是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口头禅。这支成立于1980年的队伍,辖区内206.7公里的边境线全为界河。工作人员刘红艳告诉记者,这里现在共有150名护边员,他们在配合边境派出所完成定点巡边护边、法律宣传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是多民族融合的辖区,我们给所有牧民都发了警民联系卡,大家都像一家人。”王峰智从警23年,所在的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八大关边境派出所负责86.49公里边境线。他感慨说,社会在发展,巡边手段也在进步。“‘人防+物防+技防’是标配,每座草原110哨所信号塔上都有摄像头和热成像仪。”

  “我们是扎根边疆的第三代,我们的 孩子是第四代。”础鲁告诉记者,女儿特别崇拜他。“她说,像爸爸一样,不好吗?在边境生活富足,而且还守卫边疆,很厉害。”(完)

  在益清(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思瑶看来,现实生活中,母亲带年幼的儿子外出、父亲带年幼的女儿外出、女儿带着年迈不能自理的父亲外出、儿子带着年迈不能自理的母亲外出、行动不便的孕妇上厕所、残障人士上厕所等,都会遇到这种尴尬且无奈的情况,无需过分指责。但在处理过程中应当尽量寻找合理方式,避免引起他人反感或侵犯他人权益。

  在采访中,也有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5万元以上的现金存款会“正常的问询”。他们会问询啥内容呢?

  招工热度折射出国内经济回暖的温度。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数据显示,春节后超七成企业看好经济前景。从人才端看,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

  卢沙野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仍是表现最好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好转。疫情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成功抵御各波疫情冲击,目前已平稳度过去年12月以来的感染高峰。

祖籍江门五邑地区的香港艺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89/14438694903102657481.jpg" alt="" />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