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糖社交”渐成时尚 “Z世代”热衷把“糖”留给自己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1 13:51:00

  中新网济南6月20日电 题:“零糖社交”渐成时尚 “Z世代”热衷把“糖”留给自己

  作者 李明芮

  “我喜欢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产生过高的社交期望值。‘零糖社交’刚好满足了我把社交变为轻松、自由的体验。”“95后”上班族于現说,“零糖社交”并不苦,他只是希望把“糖”留给自己。

  “零糖社交”,泛指当代年轻人在社交中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想过度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方式。据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平均2个知心好友,在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选择“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交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我会疲于应对。”“95后”设计师黄梓熙告诉记者,“零糖社交”让她简化社交关系,减少社交成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社交对象,而不是被传统社交中的“情感维系”“面子思维”等约束。“尤其是在创意无限的设计领域,通过‘零糖社交’,我不仅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激发创作灵感。”

  “我们这届年轻人更懂得讨好自己,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舒适的社交。”“00后”大学生郑语彤(化名)告诉记者,她和身边的朋友都希望能主动掌控日常社交的方式和节奏。“我们认为‘零糖社交’是重视边界感和私人空间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交压力,既简单纯粹,又清爽不黏腻。”

  记者浏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现,“零糖社交”并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通过“人机互动”这一创新方式得到进一步实现。特别是在当代年轻人感到孤独时,虚拟人、虚拟偶像等数字化角色为他们提供了陪伴与交流的途径,使得“零糖社交”的概念得以在虚拟世界中延伸和丰富。

  “喜欢‘零糖社交’是年轻人追求‘悦己’的表现。”在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看来,在学习或工作忙碌的情况下,当代年轻人更愿意追求交往成本低、轻松新潮的交友氛围,而“零糖社交”的出现强调了交际中的自主与独立,让社交成了无负担的生活体验。“年轻人乐在‘零糖社交’中放松,实现忙碌生活给自己找点‘糖’的愉悦感。”

  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

  来宾市把位于“珠江—西江”黄金水道上游的三江口新区打造成“东融”主阵地,加快构建江海联运网络。目前,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来宾三江口)低碳智慧物流枢纽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完)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开局之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

  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我练习武术有7年了,最擅长武术套路项目,每天习武时间至少6个小时。我的目标就是在全运会上拿到冠军,然后登上世界赛场为国争光。武术精神是永不服输,强大自己但不欺人,这也是我的做人准则。”活动中,走下表演台的16岁学生王洪柳说道。(完)

  李敬泽表示,《文学馆之夜》不是课堂,不是网络教室,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和你聊聊天,聊与文学相关的事”,他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给《文学馆之夜》定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星空下的大千世界,人类的生活,其实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李敬泽说。

黎怡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