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会否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9 09:47:29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马帅莎)针对美国科学家会否参与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样品这一问题,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27日在北京表示,中美航天合作的障碍根源还在于美国“沃尔夫条款”这样的国内法。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能跟中国开展正常的航天交流,应当采取切实措施清除障碍。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就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就中美航天合作提问。

  对此,卞志刚表示,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中国一直持开放态度,中国曾与美国建立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航天合作工作组,也曾与美国政府建立民用航天对话机制。应美方要求,我们还建立中美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交换机制,便于双方共同对探测器碰撞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双方的火星探测计划能顺利、持续进行。

  “但中美航天合作的障碍根源还在于美国‘沃尔夫条款’这样的国内法。”卞志刚说,中国航天60多年来取得了大量成就。中国航天的成就是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的。美国的“沃尔夫条款”阻碍了中美两国正常的航天交流,但无法阻碍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步伐。

  “美国科学家会不会希望共同参与我们月球样品的探索。我相信他们是希望的。”卞志刚说,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能跟中国开展正常的航天交流,应当采取切实措施清除障碍。

  关于中国航天的未来计划,卞志刚表示,中国航天会根据中国的节奏,以和平利用的目的开展, 一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热切地希望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完)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内蒙古大兴安岭1月17日电 题:春节不打烊 极寒油站“姐妹花”的“奥利给”13小时

  二十世纪中叶,左显仙父母为了谋生从中国去到缅甸。1966年,左显仙在缅甸克钦邦那坡出生。“我15岁时,才第一次回到中国过年。”她告诉记者,也是因为回国过年,她认识了家住昔马镇的丈夫。

  (七)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发放科研绩效津贴,切实把绩效津贴“体现科研价值,激发创新活力”的功能作用落到实处;积极推行资金集中收付改革试点,有效提升财务集约保障效益;在全院范围内上线办公信息系统,优化综合业务运行,让数据多跑路,科研人员少跑腿……

  吉硕说,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单板滑雪水平与世界滑雪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此次参加世界大冬会,他和队友们会努力争取最好的发挥,期待有更好的成绩。但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都希望更多的大学生朋友们能够迈出享受冰雪运动的第一步。

傅希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