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士:中国股市渐渐步入成熟的初级阶段 中国最优质资产或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0 16:02:08

  某知名人士表示,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日益紧密,港股率先回升在18000点上方,A股地平线保卫战成功的概率也就提高了。未来高估五类股票或沙泥俱下,中国最优质资产重心或在地平线上方冉冉升起,投资者一定要适应市场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保护散户任重道远。

  为什么说这次3000点保卫战取得成功概率大?17年以来,我们打了无数次3000点保卫战,之前都是在击穿了之后再试图拉回来的方式来保卫,17年以来在3000点上下穿越已经成为了常态,大家对保卫3000点地平线已经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

  可这次恰恰有所不同。中国股市在17年前首次穿越3000的时候,估值水平奇高,上证指数估值超40pe,而截至到2024年6月20日14: 36分,上证指数报3008点,估值为13.4pe1.23pb,银行指数5.4pe0.56pb,红利指数6.5pe0.67pb,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3pe0.81pb,其估值水平已经相当吸引,这次地平线保卫战估值基础是17年以来最扎实的。

  还有一点,之前保卫战都选择了击穿3000点之后在3000点下方进行,这次保卫战是选择在3000点上方进行,在昨天陆家嘴会议中释放出保护散户的信号是重要信号,先行赔付、救济、发挥投保机构作用都是重要信号,其实只要坚定不移地保护散户投资,真正树立投资者信心,中国股市何愁不好?只要将保护散户落实到位,市场稳定就成为了可能,这为中国股市3000点地平线保卫战的成功增加了胜算。

  从管理层一二级市场平衡的努力来看,这次的调控决心还比较强,其中引入长期资金是关键,从春节保卫战来看,这次引入资金措施比较有力,也加大了这次地平线保卫战的胜算。因为距离春节时间不远,刚刚收复地平线,估计放弃来之不易的3000点成果概率不高,这次估计不会不管。

  去年击穿3000点地平线的最大空方力量是外资,当时外资看空唱空做空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当下外资已经悉数空翻多,无一例外,最大的空头力量倒戈也增加了保卫地平线的胜算。

  从稍长的角度来看,长期资本入市方兴未艾,我们面临巨大的股债差,庞大的居民储蓄和债券市场资金向股市转移的潜力巨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3000点地平线保卫战胜算更大。

  港股是A股的其中一个风向标,截至2024年6月20日14:36分,这个风向标已经率先回升到18315点,与2024年1月22日14794点差距越来越大,港股率先回升加大了A股地平线保卫战的胜算。当然仅限核心资产,高估五类股票一定要回避,做好人买好股才能得好报。

  先救港股策略是成功的,很多人对这还不太理解,皆因港股与A股关联性越来越强,两地资金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而且因为港股是双向市场,先救港股就迫使外资空翻多,进而使得做空A股的力量大幅削弱,那么救市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当然救市仅限于好股票。

  不要只看到高估五类股票沙泥俱下的趋势,也要看到优质股票重心顽强上行的趋势,只不过前者数量多市值小,后者数量少市值大,目前美股港股皆如此,A股也逐渐步入成熟市场的初级阶段的门槛,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一定要改变34年以来的旧观念,要适应环境巨变,要做好人买好股得好报,远离高估五类股票方能够实现幸福美好人生。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对于美元的霸凌,巴西等拉美国家更有切身体会。别忘了,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长康纳利曾这样自得地说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该行将把压降付息成本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压降付息成本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三项措施:一是通过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优化AUM结构;二是继续压降两年期、三年期的存款,更多引导向财富管理;三是通过不断优化利率授权,推动差异化定价。

  来自世界的触手,再次加速伸向上海。有媒体统计,自2月以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陆续会见近20名外企高管和国际机构负责人,包括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瑞士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美国丹纳赫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毕睿宁等均是其“座上宾”。

  中新经纬3月11日电 (王永乐)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3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的均值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1%。

  第三个阶段是4月10日,主要是“联合震慑,孤岛封控”。如果说前两天主要兵力在台岛周边,那么在台岛整个围起来之后,就把兵力往东指向,进一步向太平洋延伸,主要是拒止外部势力干预。一方面封岛,另一方面拒止外部势力干预,最后完美实现目标。

  因此,此轮反腐与前几轮有所不同。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央不断优化完善反腐政策,由早期的“标本兼治”到后来日益强调治本即凸显预防作为,由此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的指引要求。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赵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轮国企反腐是在上述背景下的继续展开。

张伶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