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悉尼芈雅中乐学院院长:器乐融合促中外文化交融互进

来源: 企业网
2024-07-05 06:02:04

  中新社悉尼1月6日电 题:澳大利亚悉尼芈雅中乐学院院长:器乐融合促中外文化交融互进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崭新的表演形式,独特的视听体验,收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互进,为培养音乐人才和弘扬民乐文化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澳大利亚悉尼芈雅中乐学院院长董敏6日在悉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悉尼芈雅中乐学院成立8年多以来已培养了上千名学生。2018年6月3日,一场中西方音乐交融之旅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最高法院成功落幕,主办方与观众对芈雅乐手精彩的艺术表演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12月17日晚,悉尼芈雅中乐乐团在悉尼音乐学院音乐大厅举行了以“芈乐华章”为主题的新年音乐会,好评如潮。

  “我们弘扬民乐文化深受‘兼容并包,和而不同’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启发。在音乐上,这意味着在保留每种器乐特异性的同时,又让它们共同创造出和谐美妙的旋律。”董敏解释说,芈雅中乐乐团的目标是在尊重传统的同时,通过融合创新,使东西方的音乐文化在相互包容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乐体验,也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作出贡献。

  谈及乐团在东西合璧艺术形式表现上的创新和特点,董敏分析说,一是音乐融合创新:将中国传统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与西方乐器如大提琴、钢琴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结合不仅是在乐器层面,更在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上达到增益互补,展现出新的音乐美学。

  二是文化交融表达:曲目的选择和创作致力于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通过编排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探索两种文化间的共通之处与差异性,使音乐会既有传统的回响,又有多元的创新。

  三是情感表达的深度:在演绎每首曲目时,不仅追求技术的精准,更注重情感的传递。无论是内敛含蓄还是激昂奔放,力求在演出中完美融合,带给观众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四是中国服饰的传播:在演出中,乐团特别强调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服饰的使用。例如,让表演者身着唐代服装及明制马面裙,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呈现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为了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重现和弘扬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遗产。

  董敏认为,唐代服装以其鲜艳的色彩、优雅的设计和华丽的装饰闻名,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繁荣和开放,而明制马面裙则体现了古典的优雅和庄重。通过这些服饰的穿着,音乐会不仅是一次听觉上的享受,也是一次视觉和文化上的盛宴。对于悉尼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表演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在她看来,在澳中艺术文化中,共性体现在对艺术的尊重、对美的追求,以及利用艺术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的共同愿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文化背景上。中国传统民乐强调情感的内敛表达、旋律的优雅和使用独特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这些都与澳大利亚本土艺术形式,如原住民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有着明显的不同。

  董敏认为,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中,通过中国传统民乐艺术元素的引入,不仅能为当地的文化景观增添新的色彩,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丰富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环境,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今年春节期间,乐团将参加澳大利亚当地的春节晚会和‘澳中春晚’以及‘2024悉尼农历音乐节’的演出,通过东西器乐巧妙融合和服饰的结合,让观众不仅聆听到美妙的旋律,还能在视觉上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董敏说。(完)

  “那10多个月里,几乎每天都要克服高反。”张顺军一边感叹,一边回忆起当时去亚热乡筛查的经历。亚热乡位于革吉县的东南部,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这里高山绵延,河谷纵横。沿着714县道驾车从革吉县城到亚热乡的路上,要经过多个山口。

  预计2025年前后,嫦娥六号任务将实施并为人类取回月球背面的第一批月壤。即将开展研制的嫦娥七号,则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主要开展飞跃探测——到月球南极的阴影坑里现场勘查,在月球上寻找水的踪迹。

  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领克汽车余姚工厂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全力构建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低碳产品、低碳制造、低碳产业发展,实现产品价值链全面绿色化,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据主办单位介绍,《教育国际交流》是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教育类中文双月刊,主要面向教育部及直属单位、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各级各类学校、中国驻外使领馆、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和教育外事工作者。与国际研究类期刊、国外教育研究类期刊、外国语教学类期刊不同的是,《教育国际交流》是我国教育领域第一本专注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教育期刊。杂志编委会专家由来自教育部、知名高校、教育组织等的近30位知名学者组成。

  这里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基地。

  走进落成不久的《拂晓报》报史馆,大厅偌大的背景墙上,印着《拂晓报》创刊号的版面图。“《拂晓报》刚创刊时,由于条件简陋,印刷质量不好,常常油迹斑斑。但它的影响却与日俱增。你们看,这是1939年12月5日的第100期纪念专刊,上面还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坚持游击战争’。”《拂晓报》老职工宋建国的讲解,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张顺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