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7-10 19:07:57

  中新网重庆7月10日电 (马佳欣 李可怡)二十四节气林、农耕文化汉字林、回文诗石景……7月8日至9日,“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参访团走进重庆市潼南区。潼南果蔬书院的“网红”景点引海外华文媒体纷纷“打卡”。

  潼南果蔬书院占地面积约20亩。书院以潼南果蔬产业为基底,融合汉字文化、餐饮文化、田园诗歌、民俗礼仪等体验,秉承“小书院、大文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潼南本土现代农业及民俗文化。

  在“九蔬堂”大厅,参访团遇到了正在参加活字印刷体验课的孩子们。选字、排版、上墨、印刷……一行行清晰的文字跃然纸上。

  “在这里,活字印刷术不再是历史课本上冰冷的文字描述,而是化身为精致的木活字,让孩子们亲手触摸,感受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智慧与匠心。”重庆潼南果蔬书院院长秦大松说,书院巧妙地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空间。

  在书院,参访团成员纷纷拿起刻有文字的甲鱼壳、精致的毛笔与黑亮的墨块,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文化素养的提升要从娃娃抓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孩子们的文化 底蕴,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社长孙雨梅说,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应该大力提倡。

  果蔬书院只是潼南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近年来,潼南以涪江为纽带,加快建设涪江休闲度假区,将蔬菜产业与城市景观融合发展,打造“周末到潼南”文旅品牌,努力将潼南建设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旅游目的地。此外,潼南还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乡村旅游节会,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潼南将积极打造跨区域“红色专线”“石刻文化专线”“古镇专线”“乡村旅游专线”,推动渝西八区文旅一体,让文旅“互来互往”。(完)

  那支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他后来带到学校,班里没开科学课,老师把同学们召集到一起,将温度计放在教室前的大石头上,阳光斜照在上面,看到液柱里的红墨水慢慢爬升,同学们发出惊叹。

  在他看来,真正的基础研究,多数是以稳定经费、严格评估这种方式推动。稳定支持前提下,一个科研管理系统如果缺乏完善内部评估体制,没有淘汰,很快就会陷入“养懒人”“吃大锅饭”的泥淖,每五年进行的一次严格小同行评估可以从制度上杜绝这点。“坦率说,专业的基础研究机构是不能养人的,每个科研人员一定都像运动员一样参与残酷的全球竞争。”

  王印今年33岁。他在山东泰安东平县东瓦庄村出生、长大,爷爷是工人,总在家里敲敲打打,他还跟着爷爷在工厂里住过一阵。二十多年后,谈起做手工,他能一口气说完几个故事。9岁,他用废弃的塑料瓶、笔芯,加稀释过的红墨水,做了简易的温度计。他还制造过与水火箭原理类似的空气炮弹,发射时一飞冲天。

  对中印边境争端,中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实力,以及一贯的务实理性态度,对谈判形成了强有力的塑造,推动双方不断朝着大的共识前进。

  淄博市2023年政府报告中提到,当下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产业创新力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够顺畅,重大项目和优质平台支撑作用不足,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等挑战。

  该所长称,在一个科研单位缺乏自主权的体制下,研究所像一个大卖场,课题组只是借这个平台挂靠一下,然后从项目经费里拿出一部分给所里交“租金”。庄辞打了个更形象的比方:“科学家变成了雇佣军。”

赖儒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