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机关6年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78万余件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7 09:41:53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13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检察机关6年来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8万余件。

  “纠正了一大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司法引领。”他说。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耿宝建解释说,行政公益诉讼目前起诉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被告为行使公权力的各类行政主体,属于“官”告“官”案件。

  耿宝建 在回顾6年司法实践时表示,各级法院与检察机关积极响应,“依法纠正大量用权不当损害公益的行政违法行为,有力督促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立案审理环境资源以外的各类行政公益诉讼一审案件中,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包括安徽、吉林、湖北、山东等。数据还显示,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案件相对多发,分别占比32.45%、16.41%。而在所有审结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达52.73%。

  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推开6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两高”)首次联合发布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案例保护的公共利益多样,比如,有的涉及保障饮用水源地和销售瓶装水安全,有的涉及维护抗日英烈纪念设施和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安全。

  徐向春说,此次发布的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例是“两高”共同筛选、一致认可的,对各级检、法两院办案具有较强的规范指引作用。

  赵锡军说,无论中长期信贷、基础设施信贷,还是科技企业、中小企业信贷、普惠和绿色贷款,官方的支持力度都明显加大。中国央行结构性的工具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融资成本在去年一年持续下降。这和西方国家截然相反。去年,无论美联储还是欧洲央行都启动加息。其中,美联储加息尤甚,欧央行也是连续三次加息。

  针对涉外司法领域长臂管辖、平行诉讼等问题,江苏省法院积极开展法律斗争,依法驳回28起案件外方当事人管辖权异议,坚决维护国家司法主权。服务“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化解相关纠纷1457件。贯彻外商投资法,审结相关案件992件。在全国率先出台服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实施举措,助力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

  1月17日,快手正式宣布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达成合作。用户上快手,搜索“春晚”,即可预约总台春晚直播。

  办法强调,<strong>工业节能监察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和效能原则。工业节能监察不得向被监察单位收取费用</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曾平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外资入局中国公募市场的节奏开始明显加快。2022年11月25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称,已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成为继贝莱德之后,第二家在国内新设立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2022年12月9日,富达国际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展业。获得公募牌照后,富达国际能够为中国个人投资者提供在岸投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目前,证监会官网显示,范达基金、联博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都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募牌照的申请,准备排队入场。

张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