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0 09:16:45

  中新社天津11月17日电 题: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作者 王在御

  “用中文写作会让我感到安心,因为那是家的感觉。”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说道。

  11月16日下午,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曾晓文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做客天津内山书店,开展一场名为“文字回家”的主题讨论会。

  曾晓文通过分享旅居海外这些年文学寻踪的经历,与两位嘉宾探讨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作品,借此抒发新移民作家对“文字回家”的期望。

  郝岚表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代文学作家面临“我是谁”的问题。例如曾晓文是加拿大作家、英文作家,但她同时也是“华语天津作家”。在全球化新移民的特殊处境下,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依靠文字来获得一种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

  “卡夫卡就是这类典型作家。我们在提及卡夫卡时,往往不会强调其国籍,因为他将文学视作自己的生命,是他真正的家园和意识。”曾艳兵说。

  在中国和北美生活的双重经验对曾晓文二十余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恰当地运用,以求达到平衡,即其隐含的价值观为中西文化所共同接受,是曾晓文所追求的境界。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华人都有中华文化的印记,当他们在居住国经历一些碰撞后,所寻求的是两个文化间的共同价值。这个主题几乎贯穿我所有的作品。”曾晓文说道。

  谈及文学创作与家的关系,曾晓文说,“让文字回家,也是让灵魂回家。我的作品表现东西方共同的情感体验,例如文化归属感、爱与被爱、赢得平等和尊重等,以及使用双重视角进行创作,目的都是为了增进不同族裔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文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无法被简化或归类,它实际上是在表达每个个体的丰富性,并包容了一切。郝岚表示,像曾晓文这一代新移民通过文字的方式,实现了在异国他乡中达到文化认同感和一种“回家”的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

  曾晓文说:“就好像乡愁是大多数旅居作家 早期创作的主题,人类的共同价值就在于共享同一个精神家园,而文学就是所有人的家。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和谐相

  通过文字将人性共通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个多族裔故事的发展从冲突、谅解再到和解,这不仅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包容与融合的体现。“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本身,如果文字能带来家的感觉,那便是对灵魂最大的慰藉。”曾晓文说。(完)

  贵州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等。

  在举国欢庆、阖家团聚之际,扬州舰枕戈待旦、连续作战,远赴西太平洋执行远海任务后,迅即转入下一个战备警巡任务;第43批护航编队听令解缆起航、挺进远海大洋,航行一路、练兵一路、备战一路,即将奔赴亚丁湾海域接续护航;某航母舰载机部队向战奋飞、搏击海天,实现单日出动量最大、单波次放飞架次最多等多项突破;雪岱山雷达站官兵备勤北国边陲、勇当前哨尖兵,常年以高山为家、与风雪作伴,坚守履职、成果卓越;陆战队某营守阵地、卫海权,在滩涂码头警戒、在港池航道巡防,连续近200天执行任务;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官兵身在外、心向党,小支点、大保障,圆满完成多批次护航编队靠泊、维和中转保障任务。

  佤族群众岩后是孟连县富岩镇英沟村最早一批牛油果种植户,如今,他已成为牛油果种植能手。

  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5个台风生成,与常年基本持平,其中4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少。7月2日,第3号台风“暹芭”在广东电白沿海登陆,为首个登陆台风。全年4个登陆台风中有3个在广东登陆,第12号台风“梅花”在浙江舟山、上海奉贤、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先后四次登陆,为1949年以来首个四次登陆我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台风。2022年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2亿元,较常年偏轻。

  简历显示,张敏出生于1970年,高级会计师,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在华东工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1996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表示,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有利于资金快速投入使用端,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经济回暖。

惠协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