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者呼吁从亚洲智慧中找到和平、发展的方案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9 05:12:47

  当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智慧的时代价值”分论坛上,李熙玉用中文发言时援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哲学思想。

  李熙玉表示,实现持续和平、良好发展和可持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亚洲智慧中找到方案。亚洲作为古代文明的宝库,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一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智慧结晶通过共促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明特色。”

  李熙玉首先谈到了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 。他说,墨子认为所有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比起气愤于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不如承认这种差异,并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克服‘别爱’,达成‘兼爱’。”

  李熙玉谈到了关系主义,他表示,东方社会长期存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秩序认知,这是一种强调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和谐思想。

  他还谈到了中庸的态度,认为中庸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在于平等与均衡、开放与包容、变化与适应。中庸是一种避免极端的思想,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平的原则,也是实现国家间可持续互动的方案。

  <strong>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strong>

  (二)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上午1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面带笑容,步入会场。在万众瞩目中,他健步走上主席台,发表重要讲话。

  据了解,向塘西车站担负着中国华东地区铁路货物列车的解编任务,是全国路网性编组站之一。春节期间,车站每天要完成上万辆货物车辆的接发和解编作业,这里面装载的大多是运往全国各地的粮油米面、服装食品等年货物资。为了加快年货运输周转效率,向塘西车站统筹安排线路使用,合理分配车流,为年货运输开辟“快速通道”。

  连辑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上中华文明一直与世界文明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作为文化工作者,需要我们通过增进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拓宽交流渠道、创新交流方式,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此外,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秘书长王振、科特迪瓦驻华大使多索·阿达马特为本次活动发来视频致辞。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总书记微笑着向围拢来的师生们挥手致意,同学们热烈地高呼回应,真情的关怀、青春的朝气,在校园涌动。

林文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