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民间借贷纠纷存在证据留存意识不足等风险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3 04:13:02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2019年以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高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案件2422件。民间借贷纠纷主要存在证据留存意识不足、虚假诉讼难以识别、法律关系多元交 织、民刑交叉情况突出、合同无效情形频现、诉讼材料送达不畅等六大风险因素。

  26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案件白皮书(2019年-2023年6月)》。

  北京高院副院长孙玲玲表示,北京高院对该院2019年以来的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案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案件呈现数量多、比重大,案件来源以当事人申请为主;申请和裁定再审法律依据分布集中;大额标的占比高,高息现象普遍;自然人之间借贷比重高,以商业投资等经营性借贷为主等特点。

  白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北京高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案件2422件,占同期民事再审审查收案数的7.09%。相关案件中,自然人主体之间的借款用途不再以抚养赡养、教育医疗等基础生活支出为主,约八成的自然人间借贷用于商业投资、资金周转、开发经营等经营性支出。

  白皮书显示,民间借贷纠纷主要存在证据留存意识不足、虚假诉讼难以识别、法律关系多元交织、民刑交叉情况突出、合同无效情形频现、诉讼材料送达不畅等六大风险因素。

  针对在民间借贷中如何保护好钱袋子,北京高院发出八项风险防范提示,包括核实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款项转账汇款,形成交付痕迹;合理约定利息,降低借贷风险;到期及时催要,注意诉讼时效;妥善设置担保,谨慎提供担保等。

  孙玲玲表示,北京高院将立足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依法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紧跟民间借贷市场发展趋势,探索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平稳健康发展;及时发现风险高发、易发点,通过普法宣传、司法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

  目前,多地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扩充发热诊室,畅通渠道,加大药品采购,正努力构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防线。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虽有狂风骤雨,更有辽阔深邃和澎湃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持续增强“进”的动能,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定将不断焕发新气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到三场村,听得最多的是老乡们的意见——“村里没个像样产业,致富门道少”“盖个章都得跑老远,很不方便”……而在讨讨滩村,村里产业多,老乡腰包鼓,连年被评为示范村,大家的精气神儿都很高。

  这间不大的夫妻店,是社区根据居民生活需要特意引进的。社区主任曹丽萍介绍,街道和社区整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年度优秀等级奖励资金40万元,用于软硬件建设,“既便利了居民,也扶持了饮食店、家政店、维修店等便民小店。”

  险企“开门红”启动 今年主力产品结构有变化

  河北省迁安市木厂口镇卫生院院感科科长苏丹丹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基层医护人员更要肩负起“保健康、防重症”的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特别是针对村里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这些脆弱易感的重点人群,做好医疗服务。

钱运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