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重镇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6 19:24:48

  中新网柳州6月4日电 (林馨)广西柳州市6月4日举办2024年柳州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市地表水水质获得全国第一。作为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曾创下年度水质“四连冠”佳绩,并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第一季度,柳州地表水水质保持全国第一。当地定期召开地表水水质分析会,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开展下沉帮扶行动,市、县两级联动解决水环境污染隐患问题;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1个问题排污口整治。

  在“世界环境日”前夕,柳州市还举行水生态保护研讨会。邀请全国水环境质量名列前茅的柳州市、张家界市的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及研究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专家学者们,分享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研讨会上,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宗尧表示,当前中国“治水”思路是坚持系统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翔认为,经过系列措施中国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水环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其间, 柳州市分享“四连冠”水生态保护经验。韦永祥表示,柳州市工业体量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多。2023年,柳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000万吨。柳州市水环境治理能够取得成效,水质持续向好,主要做法是控源头、强防护、

  首先,柳州市重点整治工业污染源,实现工业增产增效不增污,同时严格限制涉水重污染项目落地。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2012—2023年柳州市工业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从12464吨/年减少至1141吨/年,工业氨氮年排放量从1674吨/年减少至30吨/年,减排幅度分别达91%和98%。

  其次,柳州市精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水环境监管效能,建设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对河道及水利设施进行“看得见”的监管,引进水质监测设备在流域上全天候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方式开展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整治。

  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始对全国地级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柳州从2019年排在全国第二,到2020年排在全国第一并持续到2023年,实现“四连冠”。(完)

  陈国基首先代表特区政府向此次地震中受难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和哀悼。他透露,特区政府派出的这支搜救队,由一名总消防队长带队,有约59名队员,他们来自特区政府保安局、入境事务处、消防处、卫生署。

  ■ 过期药品分类处理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2月8日电 (记者 韩星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淩晨发生强烈地震。香港特区政府8日晚派出约59人的搜救队前往土耳其,协助当地的搜救活动。

  《金枝(全本)》以中原大地颍河岸边的一个古老村庄——上周村为背景,勾勒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梦想与现实、根系与枝脉、缘起与当下。周氏家族亲人间的逃离、刺痛、隔膜与扯不断的血脉联系,令人动容。家族精英从乡村汇集到城市,又从城市返回到乡村的历史轮回,折射出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变迁。在与宏阔历史对话的同时,作者不忘把视角转向家庭内部父子、母女、婆媳、夫妻等种种关系,并以其独有的女性触角,伸向人物命运深处,拷问、审视家族延续的意义以及婚姻爱情对女性的塑造和改变。

  据悉,西宁税务系统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细化落实5大类20项121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实现办税更快、服务更好、负担更轻、环境更优。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重点工作清单,设立纪检监督组44个,配齐纪检监督员119人,实现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事业单位监督全覆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长春2月8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8日在长春召开。据介绍,2022年,吉林省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558.5亿元,创历史新高。

柯意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