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开放古建筑油饰彩画修缮技艺体验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8 01:03:39

  中新社沈阳6月7日电 (记者 韩宏)7日,在沈阳故宫崇谟阁修缮现场,体验者们观摩了古建筑修缮原工艺、原做法,体验古建筑油饰彩画修缮技艺。

  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沈阳故宫博物院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古建筑油饰彩画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让“封闭式”“隔绝式”的古建筑修缮施工现场变为“开放式”“通透式”。

  位于沈阳故宫西路的崇谟阁建于乾隆年间,是收藏清历朝《实录》《圣训》以及其他珍贵档案之处。在崇谟阁修缮现场,体验者们观摩了披麻、磨麻、压麻灰等工艺。

  据介绍,这些均为古建筑油饰彩画地仗部分“一麻五灰”中“一麻一灰”的相关工艺。其中,披麻是地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工序,在地仗层上粘一层麻,起到加固整体灰层,增强拉力,防止灰层开裂的作用;压麻灰的成分为油满、血料和砖灰,按重量比调制而成。

  “每一个步都要小心翼翼啊。”边观摩边听工作人员讲解的体验者于睿说,没想到古建筑修缮要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不禁感叹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以及文物保护的重

  除了观摩,还有体验项目,包括彩画绘制中的“拍谱子”、沥粉以及刷色等。据悉,彩画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装饰在檩、梁、枋等建筑构件的表面,最初目的主要是保护木料,防潮、防腐、防蛀,后演变成特有的装饰艺术。

  体验过沥粉后,“90后”李欣说本以为很简单,没想到这么难,笑称自己画的线条有粗有细、断断续续,但经过体验后她感觉与古人的生活更近了,“这或许就是古建筑的魅力所在”。

  沈阳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刘巧辰表示,此次活动充分发掘利用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阶段文物的独特价值,让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程之中,守护传承文化遗产。(完)

  九、10月16日,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与匈牙利小克勒什市政府联合在小克勒什市文化中心举办《裴多菲在中国》讲座活动。小克勒什为裴多菲的故居地,这次讲座为当地纪念裴多菲诞生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匈牙利文化骑士、翻译家李震用匈牙利语为当地民众讲述了裴多菲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同时,西安市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配套。该市累计建成部、省、市小麦、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点50个,实施面积74.5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20%,示范引领民众应用新技术。

  该省连续8年,每年组织5000多名残疾人工作者、村(社区)干部助残志愿者,深入17万余名持证残疾人家庭和4683个村(社区),对35项基本情况和需求信息进行实名制登记,并实现年度动态更新,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科学制定各项惠残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其中失散亲人久别重逢的画面

  <strong>“少了花红柳绿,淡季来场深度游”</strong>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龙政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