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成名校本科生首选 清北毕业生每10人约有8人升学深造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7 21:04:30

  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后,接下来将进入到志愿填报阶段,各地纷纷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在咨询会上,专业就业前景、保研率、转专业等成为关注的热词。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通过升学提升自身学历优势,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重点高校整体的读研率呈现上升趋势,读研已经成为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生的首选。

  需要说明的是,有部分名校未发布最新的本科生升学数据,在此没有纳入统计。

  其中,清华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为80.8%。北京大学2023应届本科毕业生升学2987人,占比78.07%。这也相当于,清北每10个本科毕业生就大约有8人升学深造。

  记者统计的院校中,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年7月,202 3届共385名本科生顺利毕业,347人继续深造,深造率90.1

  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高达81.70%、79.46%。这两所高校都是具有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等特点,是公办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一届本科生毕业生规模都不大。比如上海科技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399人,南方科技大学公布2023届该校共有本科毕业生998人。

  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了75.3%,上海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为72.61%和72.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71.78%,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70.61%,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70%。

  11所高校外,还有一批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50%乃至60%。以985高校为例,第一财经记者此次统计的30所985高校(部分学校未公布最新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具体数据,故未纳入统计)中,有25所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50%,其中15所学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60%。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重点高校本身硕士点博士点多,保研名额占比较高,同时,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中整体竞争力较强。加上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因此名校本科生读研的比例也在上升。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第一财经记者计算发现,6年来,我国研究生增幅超过6成,达到61.5%。其中,博士生招生6年增长82.7%,硕士生招生增长59%。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名校的升学率也随之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校的本科生规模、学科门类特色等存在差异,因此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也存在不同。比如,在基数方面,前述统计的11所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或超过70%的高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均少于5000人,其中10所高校少于4000人。相比之下,一些招生专业多、单届毕业生规模达到七八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名校,本科生的升学深造率相应也会低一些。

  从学科门类来看,近年来研究生扩招过程中,为了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医学、部分工学专业等专业扩招较多, 2023年,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60%,博士招生规模占比超过80%。与之对应的是,一些实力强劲的理工科名校,本科生深造率也比较高。

  一方面,中央出台相关措施,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各个省份也有相应举措出台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无论是房地产、养老,还是汽车、旅游等行业,都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银行卡上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来龙去脉都得交代清楚,顾丽前所未有地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盘问”。一套流程下来,折腾到11月中旬,顾丽仍没能拿到签证。

  跑完展会,商务总监夏明月非常失望。疫情前,每年的ISPO展会上,客户往来不绝,“第一天人特别多,但后面几天也不会断”,夏明月最少能拿下两到三个能下订单的“有效客户”。但今年,参展客户的总量肉眼可见地减少,格岚德的展位前,只有第一天人头攒动,此后几天都非常冷清。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监委对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原副司长张炳政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不过,刘旭表示,即便监管部门已经通过整改,也不能排除会有用户对滴滴提起相关诉讼或者检察院对滴滴提起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公益诉讼。

  在北京朝阳医院,院方组建了15个综合救治病区,开放538张床位数,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疏解急诊压力。在四川省人民医院,ICU床位从200余张扩张到500余张。在广州,市财政投入8.95亿元,采购医疗设备2.2万台,打算将ICU重症救治床位从455张,增加至1385张。

温宇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