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技术护航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1 13:07:03

  此次综合监测分析是对传统人工巡检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基于SAR卫星监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使灾害预防与响应机制更加高效智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生产技术部设备处处长刘健表示,此次监测分析任务充分发挥了SAR雷达主动遥感、穿透云层、覆盖范围广、形变监测精度高、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实现对输电通道全方位、大范围、多时相精准形变监测。通过对线路区域全面分析与风险评估,不仅有效排除了当前隐患,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也为未来防汛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储备。

  卫星技术以其独特的覆盖范围、时间同步精度、应急通信能力和对智能技术的支持,为构建灵活、可靠、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空间技术应用中心主任刘伟东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电力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服务,这对于确保电网中各种设备操作精确同步至关重要。

  卫星技术还具有广域覆盖的监测能力,帮助电网企业实时了解全网运行状况,进行广域灾害监测、负荷预测、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对平衡供需、保障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卫星技术可支持智能电网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运行。长远来看,卫星通信还能支持跨区域乃至跨国能源调度与交易,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目前,我国电网领域卫星技术应用正快速发展,成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逐渐展现出多元化和深度整合的趋势。

  卫星通信技术被用于电网通信盲区。国家 电网有限公司已成功验证了低轨卫星在电网通信中的有效应用,解决了大流量监控信息回传问

  电力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电网设施定期巡检,尤其是在难以到达或环境复杂区域,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巡维频次和效率。同时,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综合应用,推动了电网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了电网智能化水平。

  “卫星技术应用为电网领域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伟说,一方面,通过卫星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减少人力巡检需求,降低了运维成本;卫星通信提供的即时通信能力缩短了故障发现与修复时间,减少了停电损失,保障了供电连续性,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有显著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卫星技术使偏远和农村地区电力供应更加可靠,缩小了城乡电力服务差距。

  记者了解到,在电力领域推广卫星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成本问题。卫星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一些小型电力企业或发展中国家来说,初期投资可能成为障碍。二是技术融合难度。将卫星技术与现有的电力信息系统无缝集成,这涉及复杂的系统设计和技术标准统一。三是安全与隐私。卫星通信的安全性、数据加密及防干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以防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对此,专家表示,可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资金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电力企业、科研机构投入卫星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卫星通信与电力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同时,建立健全卫星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先进加密技术和安全协议,保护电力系统数据安全。

  本报记者 王轶辰

  但他们别无选择。正如隋文静所说:“奥运会对于我们的项目来说还是分量比较重的,差一口气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成就。”而在韩聪看来,纵使平昌未败,也不意味着就此结束:“北京冬奥会毕竟是家门口的比赛,这个路必然得走到2022年。”

  上世纪90年代,斯诺克也曾有过“不差钱”的辉煌。不过,自从2002/2003赛季欧盟不允许烟草商赞助体育赛事后,斯诺克就开始走下坡路。最直接的表现还是钱,斯诺克运动的奖金并没有随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

  近期,有“阳康”们发现视力下降了,有的人还出现眼睑肿胀和畏光。感染了新冠以及"阳康"后,眼睛是否会发生病变?该问题引发关注。

  记者从首都机场了解到,2023年1月8日零时起,首都机场入境客运航班恢复至2号航站楼及3号航站楼E区运行。同时,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D区暂停使用。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2023年1月8日起将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1月8日是星期日,全市各出入境办证窗口暂停对外办公。

詹威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