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老中青三代坚守“紫砂梦”: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3 16:26:26

  中新社宜兴4月23日电 题:老中青三代坚守“紫砂梦”: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作者 邵燕飞 徐珊珊

  “从我的祖辈到侄孙,一代一代都从事紫砂事业,致力于把紫砂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4月22日,在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唐伯琴受访时说。

  宜兴紫砂甲天下,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以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眼下,唐伯琴一家老中青三代书写着传承家学、坚守初心的紫砂故事,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据悉,唐伯琴出身于唐门紫砂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紫砂制壶,1978年高中毕业后正式从事制壶工作,已从艺四十余年 。

  “我父亲对我要求极为严格,以身作则,在业务培养和艺品艺德上都对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唐伯琴回忆道,刚入行的时候自己只追求生产数量和收益,于是父亲把她做好的泥坯都砸了,并告诫她要静下心来精进自身手艺。

  父亲过世后,唐伯琴仍时常回想起父亲的教导,而如今的她已然具备了一个优秀紫砂艺术工作者的基本素质。除了制作传统紫砂作品,唐伯琴探索出紫砂细篾竹编装饰工艺,创作的“紫砂竹编”系列以端庄大方的造型、生动逼真的工艺特点享誉业界,并被众多海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

  耳濡目染下,管文晶从小跟随母亲唐伯琴学习制壶。由于接受过大学陶瓷系专业系统的学习,她的紫砂作品既继承了传统,同时融入了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新元素,研究生学位毕业设计作品《岁月》就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金奖。

  做好产品外,管文晶也花了大量心思来传播紫砂文化。“传统紫砂制作技艺是老一辈匠人留下的珍贵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主动去参加各种展览,还会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学校分享紫砂作品的创作过程。”管文晶受访时表示,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是她这一代“紫砂人”的责任。

  她还坦言,紫砂壶的制作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希望年轻一代的“紫砂人”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感受紫砂的魅力,把紫砂文化发扬光大。

  管文晶的外甥龚吟韵今年29岁,就是她口中的年轻新力量。2016年,龚吟韵步入紫砂行业,一年后着手学习紫砂壶制作。

  “我是家族第六代传承人,现在学习的是传统制壶技法,只有把基础打好,日后才能有所创新。”他受访时说,紫砂是宜兴的文化符号,需要代代相传,“作为青年,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能让老一辈失望”。(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

  “学艺这一路走得辛苦,但也收获了很多。技艺的掌握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练。未来希望自己能接过湖剧传承的接力棒,沿着前辈的足迹走得更远。”陈星颖说。

  从项目分布看,江西省本级12个,总投资305亿元;南昌市59个,总投资796亿元;九江市172个,总投资1222亿元;景德镇市45个,总投资505亿元;萍乡市64个,总投资596亿元;新余市58个,总投资500亿元;鹰潭市54个,总投资864亿元;赣州市196个,总投资2109亿元;宜春市164个,总投资1300亿元;上饶市181个,总投资1634亿元;吉安市128个,总投资1026亿元;抚州市99个,总投资926亿元;赣江新区直管区2个,总投资20亿元。

  腹水草属为车前科婆婆纳族多年生草本植物,约20种,除1种间断分布于北美东部外,其余皆产自东亚地区。中国原记录分布有13种,且大多数为中国特有种。该属植物为重要的药用资源,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防癌等功效,特别在治疗血吸虫引起的腹水病方面效果尤佳。同时本属植物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资源,可作为林下地被或花坛景观栽培。

  录像显示,数名警察对尼科尔斯的殴打大约持续了3分钟,其间他不止一次声辩自己什么也没干。还哭喊着叫“妈妈!妈妈!”殴打停止后,戴着手铐的尼科尔斯瘫倒在地。

  截至发稿,李佳悦和队友们还正在紧急撤离的途中。(完)

嵇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