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7 04:36:46

  中新网西安6月2 5日电 题:“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

  作者 刘洋

  24日晚,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内,鼓声阵阵,丝竹声声。一场融合鼓乐、舞蹈的实景歌舞演艺秀《驼铃传奇》正在上演。

  6月23日至26日,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重走丝绸之路 拥抱千年文明”研学实践系列活动,来自10个国家的18名留学生来到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开始实地探访古丝绸之路历史遗迹,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魅力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国留学生讲述着他们的“丝路情缘”,感受着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变化与勃勃生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它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

  24岁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ASHYROV YSLAMKERIM(柯力)如今在青海民族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他说,在古代,他家乡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如今,我也沿着这条路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不同文化合作的象征,让沿线地区互联互通,非常了不起。”巴基斯坦留学生HAFIZ RIZWAN SULEMAN(马龙)说,“我的国家也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对丝路文化有着深刻的共鸣。”

  初见马龙,是在聆听西北大学《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专题讲座上,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巴基斯坦小伙,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马龙说,他爱中国的历史、美食,也爱热情的中国人。“以后我要在中国工作,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在这里完成。”

  在马龙看来,历史上中国和巴基斯坦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友谊,而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更是一座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共建‘一带一路’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青年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十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像马龙一样选择来中国深造和定居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骊山、华清宫、兵马俑……老挝留学生CHANHOM VADSANA(林川)计划毕业之际邀请家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度的相互了解。”他说,从小他就很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如今林川自己与弟弟都在中国学习。

  美国留学生TRENT UKASICK JORDAN(安仁泰)说,古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历史通道,连接东西方,促进商品和文化交流。“相信从历史中走来的‘一带一路’,会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合作共赢。”(完)

  二是归集一批新业态企业、便民商业、家政服务及快递送餐等灵活就业岗位,帮助实现灵活就业。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荆州、荆门、恩施中院签订“宜荆荆恩”司法协作协议,与重庆、恩施法院共同构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同时发布长江大保护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6件,并成立6个环境资源或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建立8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2023年春运,广东省预计投入3.24万辆营运客车,客位超过123万个,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计划春运前期每日开行往返香港班次160班,后期视通关政策加大投入。全省76条水路客运航线计划投入客运船舶358艘,客位7万个。春运高峰期琼州海峡计划每日投入超226航次。

  同时,鼓励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本地“村晚”、群众联欢、慰问演出等文化活动;支持港澳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在入境返乡省亲、祭祖、团拜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节俗和非遗传承体验活动。各地要积极参与“欢乐春节”“国风秦韵”“陕北过大年”等品牌活动,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石家庄1月4日电 (记者 李晓伟)第21批援刚果(金)中国医疗队4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启程飞往成都,并将经埃塞俄比亚中转,前往刚果(金)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王依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