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出版座谈会召开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3 00:58:00

  甄占民表示,“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极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也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正确方向。作为“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考察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赋予文化发展以更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鲜明的时代特色。

  甄占民表示,只有深化研究阐释,真正把“两个结合”的基本问题讲清讲透,才能有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进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开展跨学科、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基础性、元点性问题研究,持续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研究阐释,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学理支撑。《“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充分吸纳社科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也有不少创新之处。相信该书能为思想理论界深入研究“两个结合”提供重要参考,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两个结合”提供有益帮助。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表示,《“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是一部对“两个结合”命题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的精品力作。该书紧抓“两个结合”基本问题,对“两个结合”内在构成要素、基本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对“两个结合”提出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较为贴切,对“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侧重点的分析颇为细致,具有全面性、开拓性、深刻性、独到性、启发性等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认为,《“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面向“两个大局”,把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集中围绕关于“两个结合”的哲学问题、历史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等基本问题,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精神品格、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深刻彰显“两个结合”的历史底蕴、发展脉络,深刻揭示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和拓展“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相信该书以其研究的基础性、现实性、学理性,必将产生巨大的学术传播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耕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共同之点、契合之处。这种共同之点、契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前提、理论依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应当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实践为思维坐标,寻找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之点、契合之处,进而对那些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共同之点、契合之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使二者融为一体,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臧峰宇表示,《“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一书深刻阐释了“两个结合”的内在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深入解读了“第二个结合”何以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通过阅读该书,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一个走过百余年历程的历史事实,而且是一个历史必然,还是一种科学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谈到,《“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是首部从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视角深入系统研究“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的著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理性和深入性,同时又通俗 易懂,对于广大读者准确理解和科学运用“两个结合”,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中土都主张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同路人。

  胡某宇失踪时,致远中学校内共安装有119个监控摄像头,其中109个分布在3栋教学楼、6栋宿舍楼等楼内,10个分布在学校正门、东侧门等室外,学校室外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范围约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围墙无视频监控覆盖。学校校外周边共有公共监控摄像头13个,其中北侧围墙外鹅湖大道8个,东侧围墙外自建房区域3个,西侧围墙外老机械厂区域2个,睢园所在的南侧围墙外树林山岗区域无监控视频。

  应急监测是指常态监测基础上,在疫情流行期开展的监测措施。

  ●“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新机制,公开透明、互利共赢、平等互惠、务实管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社建委副主任委员张虹、自治区政协社法委专职副主任兰燕对共青团进一步深化“面对面”活动、扩大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表示肯定,并对共青团依托人大、政协制度化平台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提出了建议和指导,表示将持续支持共青团参与协商民主建设工作,加强人大、政协与共青团的沟通联系合作,共同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新的活力。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李纯 黄钰钦)在1月6日的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截至1月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为21.6万张。中国在短时间内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现“平急转换”,当前的床位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医疗救治的需要。

彭君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