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成名校本科生首选 清北毕业生每10人约有8人升学深造

来源: 千龙网
2024-06-27 13:47:51

  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后,接下来将进入到志愿填报阶段,各地纷纷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在咨询会上,专业就业前景、保研率、转专业等成为关注的热词。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通过升学提 升自身学历优势,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重点高校整体的读研率呈现上升趋势,读研已经成为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生的首选。

  需要说明的是,有部分名校未发布最新的本科生升学数据,在此没有纳入统计。

  其中,清华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为80.8%。北京大学2023应届本科毕业生升学2987人,占比78.07%。这也相当于,清北每10个本科毕业生就大约有8人升学深造。

  记者统计的院校中,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年7月,2023届共385名本科生顺利毕业,347人继续深造,深造率90.1%。

  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高达81.70%、79.46%。这两所高校都是具有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等特点,是公办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一届本科生毕业生规模都不大。比如上海科技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399人,南方科技大学公布2023届该校共有本科毕业生998人。

  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了75.3%,上海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为72.61%和72.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71.78%,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70.61%,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70%。

  11所高校外,还有一批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50%乃至60%。以985高校为例,第一财经记者此次统计的30所985高校(部分学校未公布最新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具体数据,故未纳入统计)中,有25所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50%,其中15所学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60%。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重点高校本身硕士点博士点多,保研名额占比较高,同时,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中整体竞争力较强。加上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因此名校本科生读研的比例也在上升。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第一财经记者计算发现,6年来,我国研究生增幅超过6成,达到61.5%。其中,博士生招生6年增长82.7%,硕士生招生增长59%。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名校的升学率也随之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校的本科生规模、学科门类特色等存在差异,因此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也存在不同。比如,在基数方面,前述统计的11所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或超过70%的高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均少于5000人,其中10所高校少于4000人。相比之下,一些招生专业多、单届毕业生规模达到七八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名校,本科生的升学深造率相应也会低一些。

  从学科门类来看,近年来研究生扩招过程中,为了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医学、部分工学专业等专业扩招较多, 2023年,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60%,博士招生规模占比超过80%。与之对应的是,一些实力强劲的理工科名校,本科生深造率也比较高。

  本月早些时候,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报道称,美国同荷兰、日本达成所谓的限制中国芯片三方协议“模糊而无力”。有关消息释出后,一些日本芯片生产设备企业就透露说,日本政府并未就加大对华出口限制问题与其联系。

  同在2月5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焦小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陆蒙吉向中新网表示,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部分数据提示,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消失,也不能把当前疫情感染情况的缓解当作结束。“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他说。

  2月5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辽宁省大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郝宏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湖南省政协党组成员、原副主席易鹏飞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旭涛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协主要是以党派、团体、地域、民族、宗教为界构成,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仅有这些界别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会不断调整。

  就外部因素而言,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去年8月发表的关于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负担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包括吸烟、饮酒在内的多种风险因素在2019年造成了全球445万例癌症死亡(约占当年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44.4%),其中排名最前的风险因素是吸烟、饮酒和高身体质量指数(BMI)。

季昆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