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检发布保护吴承恩墓、涉侨文物等公益诉讼案例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9 15:30:19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素)时逢中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案例保护对象涉及古文物遗址、涉侨文物等。

  本次发布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吴承恩墓行政公益诉讼案”案情显示,吴承恩墓位于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是研究吴承恩历史生平和西游文化的重要文物古迹。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管护,墓园破损严重。

  2023年5月,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此后,石塘镇 政府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复规范完成吴承恩墓修缮保护工作。此外,检察机关等多方协同开展“公益诉讼助力古城保护”专项行动,推动该地相关部门巡查文物保护单位70处、修缮市级以上文保单位4处。

  此后,检察机关通过磋商、检察建议、跨国“云听证”等方式,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梅阁码头旧址修缮工程完成后,成为江门侨胞回乡打卡点。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2019年10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万余件。此次发布案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局之年第一课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论断,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方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2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粤蒙“百万人互游”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2月9日在广州举办。在会上,广东、内蒙古合作启动“百万人互游”计划,两地16家旅行社签订协议,计划年度互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会议围绕2023年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及市“两会”要求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任务,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沈阳篇章贡献力量。

  这批蓝天救援队员于当地时间2月8日晚上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随后,他们将奔赴任务地区,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援、评估灾情发展、建立流动医院等工作。

  第一,完善政策体系,支持春季开学疫情防控。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吴雅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