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渔民上岸变身艺术团团长

来源: 舜网
2024-06-29 20:29:23

  今年57岁的沈召明,祖孙四代都在运河上以捕鱼而生,他也曾撑船摇橹30多年。

  在上岸前的生活中,沈召明和大多数渔民一样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大运河上。不一样的是,沈召明因为从小就爱唱歌、吹笛子,他逐渐聚拢了一帮能喊几嗓子号子的渔民,教他们唱红歌、编谱子。说起这个爱好的由来,其实和大运河也有分不开的联系。

  “千年运河百道弯,黄金分割在窑湾。”沈召明所在的窑湾镇,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江苏骆马湖交汇处,因水位落差较大,不宜夜行,船只在此停泊补给。南来北往的船工渔民聚在一起,免不了唱几段拿手的家乡戏曲打发时间。在一来二去的熏陶下,沈召明渐渐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戏迷。

  “骆马湖的夜里,我们凑在一条大船上演奏,听到琴声,很多渔民从老远划着小木船来听,有时一聚就有上百条船。”回想起当年渔火点点、琴声悠扬的日子,沈召明仍然十分感慨。

  随着越多越多的人加入,乐器也越来越齐全,乐队就慢慢“齐活”了。而乐队真正走上“正规军”的道路,则从2015年三桥村渔民退捕开始。

  退捕上岸,以后靠什么谋生?当时正好赶上窑湾古镇保护开发,得知沈召明平常喜欢唱上两段,有人建议他组建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去景区进行民俗表演。

  同年8月,三桥村退捕渔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沈召明率先签约上岸,搬进了渔民安置小区。在他的牵头下,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也组建起来。沈召明说,做梦都想不到,在河上漂了几十年的渔民,有一天能跳出四面环水的渔船,上岸开始幸福生活。

  如今,这个唱南腔北调、讲漕运故事、演渔家民俗的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用亲身经历演绎着运河水乡的古韵新貌,创作出了100多个原创剧本。沈召明负责吹笛子,团队里还有快板、打鼓、扬琴、说唱等形 式,演员们边走边演,将古街景点巧妙串联,带着游客沉浸其中的互动演出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

  家住新疆巴州库尔勒市托布力其乡上牙村的吾甫尔·艾沙种植香梨已经有25年了,以往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田间管理知识,吾甫尔·艾沙往年种植的香梨果型偏小,收入并不可观。在系统地学习了乡梨园的田间管理技术之后,吾甫尔·艾沙对新一年的香梨种植充满了信心。

  “中国积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了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今依据科学信息与研判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表示,中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这是中国经济大盘稳定的“压舱石”。

  星云大师23岁时从上海到台湾。他曾表示,自小经历苦难的往事,让他深知战争可怕。“现在两岸同胞不能对立,不能战争,两岸一家亲,要共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

  原来,这些围巾来自海南大学的一个爱心社团,于恒基就是其中一员。大一入学时,他便加入了这个爱心社团,在老师的提议下,经常会组织大家在课余时间织围巾,捐给有需要的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织围巾的技巧,不少男同学也积极参与进来。

  据办案人员介绍,江汛波收受贿赂最多的两个老板——某控股公司法定代表人江某某、某混凝土公司法定代表人金某某,都与江汛波交往有二十多年,逢年过节,两人必定要上门拜访。其中,金某某12次给江汛波送上“拜年红包”,共计14万元。江某某更是从2003年开始,连续18年以拜年名义送上现金或消费卡,共计30万元。

  朱凤莲指,对台湾食品企业注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处理。近期有63家台湾食品企业已注册或更新注册信息,相关信息可在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网站“信息服务”栏目查询。目前大陆主管部门正在按规定审核其他台湾食品企业提交的注册资料。

李建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