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7-01 03:29:57

  中新网深圳6月30日电 (记者 王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29日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作主题演讲时表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当日,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该论坛以“建设金融强国和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吸引了多位来自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

  论坛上,余斌作了题为“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他强调,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实现金融从大到强的转变,有序释放高速增长阶段积累的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需要在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余斌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精准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探索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在支持共同富裕方面,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在支持数字经济方面,要促进数字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认为,建设金融强国和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关键是要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一流的金融业发展体制和政策环境。

  张军扩表示,要紧紧围绕支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进行谋划,争取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方面有所创新,着力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透明性,提振市场信心,充分发挥港澳在大湾区优化金融开放环境方面的独特作用。

  “粤港澳三地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不断推向前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展望未来,粤港澳三地将继续强强联手,共同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加快构建蓬勃的金融生态圈,更好服务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更好发挥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功能,支援区域以至全球的绿色 转型;深化金融科技的应用合作,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

  澳门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则表示,澳门正从商业银行和保险业的传统业务模式向多元化金融业态转型,重点发展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和融资租赁等业务,以促进经济的适度多元。

  陈守信透露,接下来,将打造支持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构建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和快速支付系统,优化科技金融环境,鼓励金融科技应用,并与内地企业及香港建立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机制;并通过推动绿色信贷和资产跨境转让等举措,促进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完)

  随着中央港澳办领导班子集体亮相、中央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陆续公布以及国家乡村振兴局3名副局长集中转岗……6月末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正加速落地。

  德国《商报》介绍“中国战略”出台的背景时称,迄今的问题是,德国联邦各部委、甚至一些下级单位都同北京保持着某种关系,各州、市县的做法也不尽相同。“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是:德国各个领域、不同层面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表现不一致”,而中国对外表现出更为统一的行动。

  在这次会议上,赖化平强调,“弘霖煤矿、排山楼金矿在问题整改中,要逐项分析问题成因,做到整改工作有的放矢,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彼时,没有位阶较高的立法,网约车监管的区域化特征明显,呈现“一城一策”,某些地方存在“穿透式管理”要求的情况。这意味着,聚合平台除了管理合作的网约车平台之外,还要求其管理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及其车辆。

  在五部门的《通知》发布后,多个省市也出台了聚合平台管理的相关政策。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此前聚合平台没有监管,而是新的法律法规给予了聚合平台明确定位,通过监管创新来鼓励新业态的发展。

  在近期的中美高层互动中,中方已重申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底线红线、管控分歧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和精神,中美关系未来是走向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美方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谢颖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