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夫妻在宁德:以食会友,用心做好每一道美食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03 03:22:21

  中新社福建宁德12月16日电 题:港台夫妻在宁德:以食会友 用心做好每一道美食

  作者 吕巧琴 林榕生

  开大火、下油、落河粉……在范远光的不断翻炒中,一道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干炒牛河”出锅了。

  “‘干炒牛河’是我们这边的招牌菜。”范远光告诉中新社记者,来店里就餐的客人基本都会点这道菜,这也是香港一道经典的特色主食。

  今年66岁的范远光来自香港,在福建省宁德市生活、创业,范远光认为这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回家,“因为我也算是宁德女婿啊。”

  2014年,因来自台湾的妻子兰芳想回祖籍地宁德市,范远光便追随妻子来到宁德市,“因为爱情,当时不知道宁德在哪里、是什么样,没想到一来就待了10年”,他笑着说。

  刚到宁德时,范远光和妻子经营着一家75平方米的小吃面食店,生意还不错。一年多后,两人重新选址开起一家面积150平方米、名为“香港名厨”的餐厅,经营地道的粤菜。

  范远光说,那时候宁德还没有粤菜馆,自己和爱人也一直想开一家,“开店后,生意很火爆,许多顾客上门品尝,店铺也慢慢地进入了宁德人的视野。”

  如今,范远光的“香港名厨”餐厅已扩增至340平方米。面积在变,不变的是范远光仍坚持亲力亲为烹饪每一道美食,希望将正宗的粤菜呈现给当地食客,也想让食客感受到这是一家有爱的餐厅。

  当中新社记者近日见到已有56年厨龄的范远光时,他正在后厨忙碌着,只见他手持菜刀,在砧板上飞速挪动,一件件食材被切得十分精细。干炒牛河、水晶虾饺、彩虹小海棠、烧汁凤爪、沙田烧乳鸽……餐单上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均出自范远光之手。

  范远光说,顾客习惯了吃他煮的菜,味道顾客一吃便能吃出来,自己最高纪录是一天炒70多桌的菜。

  为呈现地道的粤菜风味,范远光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和备菜,餐厅从早上9点一直经营到晚上9点。“虽然累,也很快乐。”范远光说,很幸运的是通过美食,认识了很多宁德朋友,他们对自己的厨艺也给了很高的评价;以后也希望通过培养厨师来减轻压力。

  平日里,兰芳也会在厨房帮忙除炒菜以外的工作,夫妻俩其乐融融。兰芳说,他们还将传统的粤菜进行了创新,让味道更符合宁德人的口味,也会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在兰芳眼里,范远光是个有能力、有才华、有爱心、有耐心的人,“老顾客对我们也很支持,时常会来店里吃吃饭,聊聊天。”

  谈及未来,范远光笑着说,等到干不动了,就和妻子 一起去旅游,到处走走看看,饱览大好河山。(完

  凭借异于常人的处事风格,黄大发选择在此时进入村子的权力中心。参选村主任前,黄大发向村民立下“军令状”,称自己将用三年的时间还清村企业欠款,“如若没完成,我黄大发自动下课。”

  “德国之声”18日称,“管理与中国的竞争,以免它演变成冲突”——这是拜登对布林肯访问中国的要求。但荣鼎集团中国分析师兼高级顾问诺亚·巴尔金表示,“从头开始重建与北京的沟通渠道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其次,作为拥有2.7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印尼的经济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印尼本身的存在感与号召力都有所提升。起码各大国中,有不少想要拉拢印尼者。其中不仅美国、俄罗斯等有这样的心思,就连日本、印度等也莫不如此。当然,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一些国家的拉拢印尼之姿不一样。我们本着的是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就印尼来说,能够同时处理好与各大国的关系,谋得一个稳定又广受支持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自然是好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波研究员表示,根据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环境演变的结果,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

  多名当地人称,黄大发在虹桥家园有一处别墅。除此之外,通告显示,黄大发的现住址为喻家湖东路的虹景花园C区某栋别墅,小区毗邻东湖,属于城市的黄金地段,曾于2015年因业主擅自改扩建被央视新闻曝光。

  “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的状态是无需回避的现实,也是双方寻求关系改善的起点。关键要明确的是,这样的状态无益于两国利益,而并非只是单方面伤害中方。

蔡承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