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体育课是给素质教育加分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07 19:31:50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课时和教学质量提出了硬性要求。如北京市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全国首个中小学改进体育工作方案,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至5节,高中每周3至5节。曾被边缘化的体育老师地位大幅提升,体育还被纳入小升初和中考,都传递着体育由副科变身主科的信号。最新修订的《体育法》中,明确“不得占用体育课”,更从法律层面杜绝了“体育老师生病”之类的托词。前不久,“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呼声引发广泛共鸣,教育部门发文倡导课间动起来,各地学校纷纷响应。由此可见,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多参加体育运动,已经是全社会共识。

  体育欠账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堪忧,近视、肥胖等等都与运动不足有关。孩子身体素质不过硬,不仅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可能造成未来国民整体体质下降。把体育老师请回操场,保证中小学生体育课时,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必修课。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会少一些。

  也有家长担心,体育课多了, 会不会挤压学科课时?这样的担心显然没有必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身体不好,岂不更加影响学习?各地不仅把体育当主课上,还给体育加课时,是对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成果的巩固,也是对部分家长教育理念的纠偏。

  深圳硬性规定“每天1节体育课”,再次显示紧抓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决心。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健全完善赛事育人体系、形成特色体育育人文化、强化场馆设施供给利用、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等主要任务,深圳的新规条条指向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目标,并为推动落实提供了政策配套支持,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和好评,不少网友呼吁当地“抄作业”。其实,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学校已经不少;许多学校还因地制宜,添加了足球、轮滑等精彩课程,吸引孩子们参加,在校园形成了爱上体育、享受体育的健康氛围。

还有人关注到棋盘上的细节,《每日电讯报》报道称,棋盘上的棋局复刻了2017年挪威国际象棋大赛中的一场比赛,那场比赛最终以平局告终。C罗今年37岁,梅西35岁,卡塔尔世界杯预计成为两位伟大球员最后一次世界杯之战,这也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C罗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同台竞技16年,我和他的关系很好。”

虽迟但到!时隔14年北京奥运媒体包再现卡塔尔#世界杯#北京奥运会

萨卡

重温2010年南非世界杯,意大利1:1巴拉圭,银狐里皮率队出征……

32支球队,64场赛事

英国体育记者大卫·戈德布拉特在足球史经典着作《足球是圆的》一书中说:“它(足球)融合了东亚与太平洋文化的技艺精神,拥有与中美洲蹴球运动相当的庶民文化地位,也复苏了古罗马用以铸造城市文化同时当做愚民手段的记忆……古代人懂得踢球,但足球诞生于现代。”

陈珍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