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遭多家上市公司解约 丢失的市场份额肥了谁?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3 08:20:23

  证券时报记者 杨庆婉

  就当前的竞争格局分析,在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的市占率方面,知名的四大国际会计所虽早已不如国内会计所,但仍是多家早期上市大型公司的审计所;在港股IPO市场,普华永道(罗兵咸永道)所占的份额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一。未来,普华永道若因受罚持续丢单,其市场份额大概率会被其他会计所分羹,行业竞争格局也难免出现变化。

  丢单损失近5亿元

  相关上市公司虽未明示不续聘的理由,但暗示了续聘的担忧,表示“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实”“基于审慎原则”或“连续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已 达到规定的最长年限”。

  截至6月11日,普华永道因丢单带来的审计费用损失已接近5亿元。目前,解约潮仍有继续蔓延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普华永道年度审计项目金额最大的一单——中国银行审计项目,日前也遭到解约。中国银行公告称,将原续聘普华永道中天和罗兵咸永道提供年度审计服务,调整为提供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审阅等服务,相关费用为3500万元。2023年,中国银行与普华永道及成员机构的合作金额高达1.93亿元,包括海外分行及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专业服务费;此外,还有非审计业务费用1478.6万元。

  丢失的份额肥了谁?

  今年4月中旬,一封公开信质疑普华永道与恒大的合作,引发广泛关注。普华永道随即发布声明,称该信件内容不实,但此举未能平息外界质疑。

  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恒大地产在发行债券过程中涉嫌欺诈。这一事件导致普华永道的声誉受到打击,外界猜测监管还会对普华永道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合作客户也因此纷纷与其解约。

  据了解,部分上市公司未与普华永道续约,转聘安永、德勤、大信等会计所提供审计服务,一些上市公司则重新进行招标,其中安永、德勤、毕马威这三家国际知名会计所中标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上市公司更换会计所后,审计服务费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此前,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因涉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并罚没4132万元。该处罚公布后,多个拟IPO项目更换了会计所,不少上市公司转聘天职国际、信永中和等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内形成较大震动。

  港股IPO市占率居首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按上市公司合作数量排名,立信、天健、大华、中兴华、容诚等会计所的业务量位居前五,而安永华明、普华永道中天、毕马威、德勤华永等会计所则分别位于第25、31、33、38名。不过,这个排名数据并未合并相关会计所的其他成员机构。

  若按2023年A股IPO合作数量排名,天健、立信、容诚、大华、天职国际等会计所占据前五,普华永道中天仅有3单A股IPO项目,并不占优势。若按2023年参与并购的交易金额排名,位居前五的则是大华、天职国际、信永中和、天健以及中审众环等国内会计所。其中,大华的市场份额领先天职国际超过5%。

  值得提及的是,在港股市场中,2023年IPO审计机构业务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罗兵咸永道(即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以及香港立信德豪等会计所。其中,罗兵咸永道2023年服务的IPO数量为23家,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5.38%。

  普华永道解约潮持续发酵,竞争对手如安永、德勤和毕马威则在此期间积极抢占份额,市场对其未来能否恢复元气保持高度关注。未来,监管对涉嫌恒大财务造假相关中介机构的责任认定,以及其他相关拟IPO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审计合计变动,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杨红艳

  对于个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差异,王萍萍解释称,由于所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单位之间的工资水平有时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单位内部,由于就业人员所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工资统计使用分组数据反映不同地区、行业、单位类型的工资水平,以及地区内、行业内不同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

  同日,伯恩斯在推特中上传了一张乘坐高铁的照片,配文“搭乘复兴号北上,跨越长江的瞬间”。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伯恩斯再次以直观的方式对外展现中国高铁。此前,他曾写道:时速可以达到308公里的复兴号令他感到“印象深刻”。

  五一期间车票开始预售后,朋友圈里不时有人说“一票难求”。我由于出行时间提前,出京车票较容易就买到,然而,购买5月3日回京车票时却也遭遇“秒光”。由于买不到5月3日的票,我只好退而求其次,颇费一番周折才买到了2日的回京车票。

  “运用掌握的最新公共管理知识和方法,给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范式上的转换,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将是这一代年轻干部的使命和任务。”白智立说。

  伯恩斯称,美国不希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但必须要“降低来自中国的风险”。他表示:“我们没有想要将这两个经济体分隔开来,但在某些领域我们这么做了,而且将继续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国家安全利益。”

  此前,欧美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舆论企图把中国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浑水,并抹黑攻击中方的中立立场。但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郑伊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