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就医更便捷 各地延时门诊开设情况如何?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0 04:38:42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又出实招  

  延时门诊满足多时段就医需求(健康焦点)

  本报记者 杨彦帆 王欣悦

  延时门诊让群众在就诊时间上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给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延时门诊开设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延长服务时间,群众就医更便捷

  晚上7点多,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灯火通明,有七八位患者正在等候叫号就诊。市民杨先生带11岁的女儿放学后来接种疫苗,他告诉记者,“延时门诊方便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解决了上班职工和学生白天没时间的问题。”

  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延时服务的主要是全科门诊,开放时间为17时到20时,主要安排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值守。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辉告诉记者,他们这家卫生服务中心较早开设了延时门诊,基本能满足附近居民的就医需求。

  2023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了延长服务时间专项提升行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日延时服务至20时,周末正常开诊。专项提升行动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夜间值守,提供24小时服务。截至8月底,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时服务已接诊患者421万人次。

  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开设了夜间门诊。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工作日午间门诊和晚间门诊服务,并开设双休日门诊。广东省深圳市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要求至少20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放门诊延时服务至晚上9点。深圳如今已有800多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放夜诊服务,平均延时服务2小时。目前,夜诊服务已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的近20%。

  不只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些综合医院也开设了延时服务。在重庆市渝北区,61岁的王阿姨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慢病药物。由于腿脚不便,王阿姨只有等子女休息时才能来就诊。可原先,子女下班回家了,不少医院门诊也关门了,而周末门诊病人也不少,每次就诊王阿姨和子女都很是头疼。

  听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开设延时门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阿姨晚上7点多来到医院就诊。“门诊医护人员都在,相比白天忙碌的医院,延时门诊患者不多,从挂号、检查到缴费,半个小时就能搞定,真的很方便。”王阿姨笑着说。

  据了解,渝北区内各医疗机构陆续开展延时门诊服务,探索开设弹性门诊,通过午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门诊,实现错峰就诊,让群众就医更便捷。目前渝北区内共有公立医疗机构24家,其中22家开展了延时门诊服务。

  按需调整配套服务,体现 延时服务价值

  在渝北区妇幼保健院夜间门诊等候区,聚集了带孩子来看病的“宝爸”“宝妈”。“夜间门诊工作时间为每日17时30分到次日8时。”渝北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易黔琳说,自夜间门诊推出以来,就诊人数逐步增加,目前每日夜间门诊量达到70人次。

  一般来说,对就诊时间有特别需求的患者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尤其是儿童,不仅需要看诊,还需要很多诊后医疗服务。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社区医院儿科针对患儿需求,不仅提供延时服务,还在门诊设立输液、雾化等治疗区域,根据患儿就诊及治疗时间延长夜间门诊时间,极大方便了患儿和家长看病陪诊。

  开设延时门诊,重视患者的实际需求十分必要。“只有调研患者对延时门诊的服务项目需求,并据此安排调整,才能真正满足群众需求,体现延时服务的价值。”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司玲说。

  在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护理、检验科等长期以来一直有延时服务。今年9月份,又新开设了中医、康复和口腔科的延时门诊。“中医、康复科等延时门诊,可以为上班职工容易出现的颈肩腰腿痛的健康问题,提供针灸、推拿、艾灸、理疗等服务,方便群众在下班后享受到与日间门诊同样的医疗服务。”司玲表示。

  “延时门诊服务项目并非一成不变。”渝北区人民医院是一家区域性三甲医院,医院常务副院长滕苗说,考虑到本院患者人群特点,医院下午延时服务科室为儿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主要服务对象为“一老一小”群体。后续将根据患者就医情况以及医院工作实际情况,对延时门诊的服务时间,以及开诊科室进行动态调整。

  在延时门诊时段就诊,如果需要做相关检查,会不会因为已经是下班时间而吃“闭门羹”?在记者走访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时门诊挂号、收费、相关检查都有一定保障,不收取额外费用。一些辅助科室,如医学检验、心电超声、药房等,工作时间也与所有门诊同时段延时,以保障患者正常就诊。

  “为优化延时门诊就医体验,我们还畅通多渠道挂号通道。”滕苗说,医院延时门诊服务支持公众号、医院收费窗口、自助一体机等多种预约方式挂号,且所有方式都可以使用医保移动支付。

  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让延时门诊持续运行

  延时门诊看上去只是将门诊时间延长几个小时,但背后是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医疗资源,考验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

  “延时门诊成为一项常态化服务后,要求医院配置资源更科学。”滕苗坦言。通过这段时间的数据汇总,医院需要考虑动态调整出诊单元及人数。比如,某专科等候的病人超过20人次,就临时增设延时门诊来进行分流。需求少的科室,也会调少配置,以提升人员在岗效率。

  “我们基本上每个人每周会轮值两到三次延时门诊。因为社区全科医生负责的辖区内群众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也不能落下,人手比较紧张,忙起来常常顾不上休息。但大家毫无怨言,希望能给群众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刘玉江说。

  开展延时门诊,需要完善配套调休、晋升等激励政策。记者了解到,为合理规划延时门诊服务,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都制定了激励补偿机制,对参加延时服务的医务人员提供适当绩效补贴,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一定优先,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滕苗介绍,目前,渝北区人民医院的延时门诊由医院门诊部统一协调,将延时门诊出诊纳入工作量考核,给予一定的绩效倾斜,对参与延时服务的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补休、轮休补偿。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延时门诊有效提升了群众就诊体验感和满意度,但也要避免“为了开而开”。例如,综合医院急诊服务开展比较全面,延时服务与急诊服务可以科学匹配设置。

  每一位孩子都可以从零开始,做一支属于自己的水火箭。最基础的一级水火箭居多,成品高一米二左右。历经十几节课,大约一学期的时间便可完成,孩子们还可以随着王印一起参与多次发射。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进入退休生活,但她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等人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他们亲自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

  申军良觉得,家里变化最大的是晓莉。申聪刚回家时,她依然不爱说话,状态也不是很好,家人团聚之后重启生活,她慢慢才变得开朗。到现在,她已经能在直播里流畅地介绍产品了。

  庄辞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负责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科研人员申请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资助周期是4年,一共可拿到约60万元的项目经费,平均每年就是15万,“这意味着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可能都负担不起”。

  每天,他从村西走到村东上小学,路上常有村民把废弃的铝放在炉子里融化,坚硬的固体慢慢变成泛红的银亮色液体,村民把液体倒入模具,再做成勺子和锅。大人做大的,王印回家自己做小的,他找来一把没用的老锡壶,比铝制品更软,做几厘米长的小勺子。

  “大熊猫‘小丫’没了,真的假的?”近日,关于大熊猫小丫去世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网友在晒出“小丫”走红的丸子头网图时,也晒出了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小丫”去世的回复。回复显示,“小丫”于2022年6月12日死于尿毒症。

杨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