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经鼻腔手术为女子一次性全切脑内巨大垂体肿瘤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3 09:45:11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 陈静 汤浩)黄女士(化名)颅内长了最大径达6cm的巨大垂体肿瘤,她既不想多次接受手术,也不想接受 开颅手术。记者12日获悉,上海专家经鼻腔蝶窦(简称:鼻蝶)入路为黄女士进行手术,表面创伤较小,且一次圆满切除。黄女士告诉记者,手术后,她面容完整,头部完全无痕。回到单位上班后,没人看出来她开过刀。

  平时忙于工作的黄女士对不时发生的头痛并没有在意。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医生发现了黄女士脑部的巨大肿瘤。体检影像报告显示,竖立在大脑鞍区的巨大肿瘤形状酷似葫芦,最大径达到6cm,向下侵犯斜坡和蝶窦,向上在视交叉后方顶起了下丘脑,突入到第三脑室抵达孟氏孔。

  就垂体腺瘤本身而言,一般是良性、较为温和的肿瘤,而这一枚肿瘤,却因为它的大小、位置让医生“皱了眉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垂体泌乳素瘤诊治中心吴哲褒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肿瘤大小占到成人大脑的1/20左右;好比在一个10平方米见方的小卧室中央,放了一只高达1米的大葫芦。肿瘤如果不及时处理,后续可能会造成脑积水,智力下降、行走困难;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直至失明;月经周期延长或停经;眼球活动障碍、面部感觉减退等等多方面问题。

  如何手术?是一次手术还是分期手术?是先开颅还是先经蝶?吴哲褒教授表示,开颅手术,这样做可以切除绝大部分构成威胁的肿瘤,但可能残留下极鞍内的部分,且手术入路创伤很大,患者需要剃除头发,开颅的大冠状切口。这位专家这样描述刀口的长度:相当于在一个圆形小地球仪上,从上海经阿拉斯加到纽约的大圆航线。尽管后期头发长起来后可以遮盖,细看依然能够发现。

  未婚、事业正处在上升期的黄女士希望能“低调地、悄悄地”处理这件事:一次性,微创伤摆脱肿瘤。吴哲褒教授的手术方案是:经鼻腔蝶窦手术,打开鞍结节,经视神经交叉上、下方联合运作,促进高位肿瘤下塌,全切肿瘤,再行黏膜瓣鞍底修补脑脊液鼻漏。这位专家告诉记者,经鼻蝶切除鞍上肿瘤是近二十年内镜技术发展后兴起的手术入路。手术医生往往需要积累数年经验后,才有把握大范围地打开鞍结节、侧颅底进行巨大肿瘤的切除。肿瘤越大鞍上的手术操作时间越长,涉及的周围结构越多,需要面对的风险也就越大。这对医生操作精度和手法要求很高。此外,在术后管理中,由于肿瘤顶住了下丘脑和第三脑室,术后必然多少存在或轻或重的下丘脑反应,这需要医疗团队具备相当的重症监护的能力,辅助患者度过术后急性反应的时期。

  5个小时的手术后,黄女士的肿瘤被一次性全切;术后下丘脑反应亦平稳可控,鞍底修补严密。经过2周的住院护理恢复后,患者如期出院。病理报告显示黄女士被切除的是静默型ACTH腺瘤,稀疏颗粒型。吴哲褒教授表示,此类腺瘤更常见于年轻女性。他提醒民众,一旦发现此类高危腺瘤,应积极配合治疗,密切随访,以防止腺瘤的进一步侵袭性生长和复发。(完)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该设备如何在金属和液体状态之间快速且可逆地切换。研究表明,即使在1800个周期后,在两种构象之间切换的能力仍能保持。

  南澳州州督孙芳安在开幕式致辞时说,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和现在的州督,她见证了艺术在外交以及加强人际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她曾在中国工作了十多年,产生了对中国艺术的浓厚兴趣。

  “陕西省乾县。”“四川省资中县。”“青海省湟中县。”“山东省阳谷县。”……

  2021年5月,检察官们依法对张明、戴君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提起了刑事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两人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同时,还承担了污染环境的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超“燃”人生不只古人独有,当代也有很多超燃的故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为中国男子单板滑雪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并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不断研发新的动作。此次他以“云中”千人团出题人的身份为选手带来题目——为他的新动作命名。

  这些游客中,广西区内游客占70.6%,区外游客占29.4%。广东、重庆、四川是区外主要客源地,分别占区外游客的39.0%、9.8%、8.5%。

周庭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