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融强国与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实践探索”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前海合作区顺利举办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30 13:44:55

  2024年6月29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盛况空前,座无虚席。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宋海,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姜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丽平,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叶兆佳,澳门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副行政总裁姚嘉仁等出席论坛并作演讲。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作了致辞。

  余斌作了题为“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金融需求的快速释放,我国逐步成长为全球金融大国,在许多规模性指标上位居全球前列,但总体上“大而不强”,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实现金融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当前尤其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风险、中小银行风险等,需要有序防化高速增长阶段积累的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需要妥善处理好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创新之间的关系,在金融监管和促进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余斌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金融业也是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既是实现金融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在新征程上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大湾区要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国际金融枢纽,持续推动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

  余斌建议,当前,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研发组织、资源配置、风险特征等,提供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精准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支持科技创新。要探索在大湾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健全绿色项目认证机制,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加大对绿色产业和面向碳中和重大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构建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实现共同富裕。要加快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促进数字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和完善数字信用体系,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更好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要健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提供多样化的适老型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增进人民福祉,持续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论坛上,来自粤港澳三地演讲嘉宾围绕大会主题多维度、全方位研讨交流,精彩迭出,亮点纷呈。广东成为全国首个金融业增加值破万亿元的省份,金融市场规模全国领先,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完善,正全力打造功能强大的金融资源集聚地、动力强劲的金融改革先行地、联通内外的金融开放链接地、运行稳健的金融安全支撑地,奋力书写金融强国建设的广东篇章。香港积极开展港深两地征信机构合作,成功试点跨境“征信通”业务,“跨境理财通2.0”正式启动,保持了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处理全球70%以上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澳门配合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发挥高度开放金融体系和对接葡语国家的优势,开展跨境金融创新合作,培育债券市场、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业务,有序构建了三种湾区法定货币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快速支付系统”和“金融基建数据中心”,为金融业增添增长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至今成功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大湾区金融开放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建设金融强国与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实践探索”为主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央关于建设金融强国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精神,联手港澳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成功的大湾区之路。

  本次论坛由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广东省金融智库联合会承办,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农商银行、世纪证券、恒健控 股公司和海港人寿战略合作。近30位来自中央部委、粤港澳政府部门和金融业界的重要嘉宾作了精彩演讲,广东省市相关部门、中央驻粤、驻深金融监管部门、粤港澳金融管理部门、广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负责人出席了论坛。

责任编辑:杨赐

<strong>  “稀客”少见但并不罕见</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王子谦

  影片由华强方特、横店影视、中影股份、万达电影、联瑞影业等共同出品。(完)

  《卯年吉兔》系列作品以陶瓷材质为依托,通过面塑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装饰技法运用,以独特的风格形式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代表作。大号的设计为茶叶罐,小号可做伴手礼和茶宠,造型美观兼具实用性。作品分别以青花、粉彩、雕刻技艺等技法装饰,在形、色、质方面呈现出赏心悦目的丰富性。

  同时,他也相信,丽水北路双层隧道全部开通后,将成为运河新城区块内贯通南北的核心道路,将打通管家漾南北两侧的道路,将为南北向车辆通行增加新路线,也将为大运河滨水空间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交通方面的更好支持。(完)

  17日,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公布海外消费者最爱买的十大年货,红红火火的兔年摆件、“新年战袍”晚礼服、“神秘东方力量”保温杯、“保暖神器”滑雪内衣、仪式感拉满的智能氛围灯等国货强势增长,成为春节爆款。

赖燕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