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岛生态艺术节启幕 多元形式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7 13:18:57

  中新网三亚6月5日电 (记者 胡默达)6月5日,2024西岛生态艺术节暨世界环境日系列环保主题展在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启幕。本届艺术节以“让西岛更美, 迎海龟回家”为主题,通过“生态+艺术+公益”等多元活动形式,推动当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

  艺术节开幕现场,《那岛、那人、那事》《珊瑚海龟》等6场环保主题展、《回归计划》艺术展和公益微电影《飞翔的海龟》发布会等活动陆续启动;三亚短肢领航鲸的救助志愿者现身讲述救援故事;还有百余名岛上居民、游客和艺术家参与世界环境日净滩净海志愿服务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注重“以文促产”,借助微电影、歌曲、文创作品等载体,将艺术节IP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以期提升西岛生态旅游品质。天涯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艺术节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传播环保理念,推动西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艺术+公益”的发展新路子。

  西岛,全称西瑁州岛,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以西8海里的西南海面上,是重要的南海前哨,如今也是三亚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2017年,西岛正式启动“美丽渔村”建设。岛上先后成立了绿色生态可持续服务中心,推行“爱岛卡”和“工分卡”创新模式,鼓励村民参与环保行动,并通过回收岛上废弃物进行文创研发,将西岛文创馆转型为生态宣传中心,提升岛上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西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政授告诉中新网记者,海岛本身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伴随西岛的旅游开发,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一些挑战。他认为,为了保证经济更好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艺术节的启动将提高岛上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在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岛参观的同时,更好地提醒游客将废物带出岛,并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岛上的环保压力。

  近年来,随着西岛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文旅服务的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西岛,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西岛已成为三亚推进“生态岛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继续做强旅游产业,岛上的生态建设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零碳岛”规划呼之欲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管理中心首席科学家阳平坚在艺术节现场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所谓“零碳岛”,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为技术的吸收,使西岛上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达到一个均衡状态。他指出,更多地使用低碳甚至无碳的能源,比如在岛上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以及通过对岛上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利用森林去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都可实现“零碳岛”的建设,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据悉,本次艺术节由西岛社区公益基金主办,海南省慈善总会等协办,将持续到10月8日结束。在为期4个月的活动期间,西岛全域将化作一个艺术创作舞台,为全球具有生态意识的艺术家提供参展、创作的合作平台,借助艺术家的敏感视角,挖掘和发现西岛的生态美和人文美,持续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海洋健康,以及倡导人居环境、倡议生态可持续化发展等绿色理念。(完)

  光大金融租赁公司转型办公室副主任黄柏翔回忆道,“高中的时候就去拜文昌,开始工作之后,最常去的就是拜财神”。

  “当时真怕老人坚持不住。”刘俊利说,老人1月上旬在老家河北唐山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很严重,出现了“大白肺”。送入北京朝阳医院后,1月10日,吕为相住进了呼吸一病区。经过几天精心救治,情况明显好转。吕大爷的主治医师邝土光说,现在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饮食也好了很多,预计一周左右就能出院。

  中国的防控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年来,中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属不易。事实证明,中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当年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分别萎缩3.5%和6.8%。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约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个别早早就选择“躺平”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的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能促进经济恢复,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对于平日工作繁忙、鲜有机会锻炼厨艺的年轻人来说,预制菜给予他们露一手的勇气。

  陆铭指出,产业政策需要强调市场竞争,不能由行政力量在实施产业政策时直接去挑选享受政策的对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甚至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事后的效果并不好。应该有更加宽泛的市场竞争策略,允许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行业的竞争中来,根据事后的研发效果、产品的性能来给予相应的鼓励。

  <strong>食品安全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舒心</strong>

张文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