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联天下,河北借商贸物流同世界“对话”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0 18:18:47

  中新网廊坊6月19日电 (记者 张子扬 陈林)物畅其流,联通世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在有“京津走廊明珠”之誉的河北省廊坊市,此间举行的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廊坊经洽会”),在吸引着全球目光的同时,亦折射出河北正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加速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同世界“对话”。

  以物流产业“激活”制造业 河北在协同发展中求解新动力

  在观察人士看来,此前有着40年历史的廊坊经洽会(前身为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河北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暨出口商品贸 易洽谈会”),既见证着河北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亦成长为河北向海内外展现形象、海内外管窥河北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从去年开始这一综合性经贸洽谈会向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转变,契合河北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定位。今天的河北,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求解新动力。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付敏杰注意到,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经贸洽谈会,廊坊经洽会向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转变,表现出三个基本趋势:一是展会定位更加清晰更加专业化,深化了河北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新功能新定位;二是反映了河北十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空前进步、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廊坊在区域发展中的发展优势;三是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河北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路径,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更加聚焦实体经济、突出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物流产业牵引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发展。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河北省“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其中“一基地”就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京津冀是中国南下北上、东出西联的重要通道。环绕京津的河北,拥有便捷通畅的交通体系,铁路营运里程居全国第二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五位,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3亿吨,外贸航线通达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付敏杰看来,这些数据表明河北具备物流强省的基础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更有助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助力京津冀地区联通世界。“更重要的一点是,物流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未来产业规划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以服务业带动牵引先进制造业,助力河北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推进京津冀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以加速开放同世界“对话” “国际范儿”彰显“磁吸力”

  据了解,本届廊坊经洽会,有35个国别团组赴会参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外宾参会,部分驻华使节、外国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应邀出席,世界500强参会数量相比去年不断增加,嘉宾客商数量层次和国际化程度为历年之最;开幕式发布“2024全球物流企业50强”榜单,会间举行2024年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年会、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合作峰会等活动;展区设有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馆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展……正如有媒体评论指出,廊坊经洽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宏伟看来,这不仅意味着廊坊经洽会的转型成功,也表明河北正借助渤海湾和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的交通物流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加速高质量发展。

  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发出的一列列中欧班列,到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的一艘艘国际进出港货轮;从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的建设,到多瑙河畔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的良好运营……在高水平开放上寻求突破的河北,正在加速扩大国际“朋友圈”。而近年国际陆港、港口物流、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在河北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扩展着河北与世界的“对话”。

  戴宏伟说,环绕京津、外环渤海,是河北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的前提,是需要通过借助交通物流的先行发展,进一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河北正在以北临北京、东与天津交界的廊坊为中心,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对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他认为,这次物流大会的“国际范儿”彰显河北“磁吸力”的背后,有当地正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对外不断扩大开放的资源优势,也有内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生产要素不断汇聚而来的内生动力。

  “我注意到,河北近年高质量发展效果突出。一方面是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另一方面是花大力气去抓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取得了明显成效。”戴宏伟说,“无论是境外客商,还是外省企业,正对河北越来越关注。”

  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简称CILT)会长、CILT院士蒂特·奥乌苏-诺特表示,中国是积极参与全球物流行业的国家之一,在推动物流和运输行业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创新使得物流服务能够转向智能化。他相信,本次会议能为业界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全球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完)

  去年,本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对因疫情影响未按时申报年报的17.4万户市场主体,免予相关行政处罚,鼓励市场主体及时补报。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市场主体填报一般信息有误的,开通了修改通道;对重要信息中存在非主观故意的明显错误,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认定为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情形处理,鼓励市场主体及时开展信息修改,全年共有1585户市场主体进行了自我纠错。

  结合党史讲“现代化”

  宋庆龄同志追求进步、立场坚定,永远和党在一起。自投身革命事业以来,宋庆龄同志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秉承“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她就参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重要会谈,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同志等国民党左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与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廖承志、陈赓等共产党员。1935年11月,当得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她由衷感到高兴,特意写信给毛泽东同志以示祝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她坚信“共产党非但没有被打败,反而成了抗日的先锋”,克服被国民党当局监视、打压的困局,从不避讳与共产党人和左翼文化人士一同出席活动,鲜明地表明立场。1949年7月1日,宋庆龄同志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希望和信心,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于会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宋庆龄同志与党的领袖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缔结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谊。她对毛泽东同志十分钦佩,认为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党也一向把她视为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还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革命坚定性”。周恩来同志曾说:“延安的朋友们都惦记着您,感谢您为解放区所作的贡献。”在病危中,宋庆龄同志仍提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胡兰镇喜鹊很多,春季经常在电网架空线路的横担上筑巢,阴雨天容易造成线路短路或接地,引起电网设备停运。长期以来,保供电驱鸟成了胡兰供电所职工的“必修课”。

  彭澎说,从往年的招工来看,很多务工人员是“老乡带老乡”,大家集中包车,由企业买单,如果又有老乡跟,又有免费的车,那可能就就更愿意出来。

  而一个月之后,“六保”政策也首次提出。其中,就有“保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产业链的“青山”,是供应链的“未来”。谭主拿到的最新数据是,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8年的1.1亿户快速增长到2022年底的1.69亿户。

郑伟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