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十年探索:头部转型发力交易银行方向 业内人士这样解读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6 16:53:29

财联社6月26日讯 (记者 曹韵仪)自2014年首批试点启动以来,民营银行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从民营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发展仍然呈现梯队化态势,头部民营银行已经走向转型,开始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近日,网商银行首次对外解读其交易银行战略并回应了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表示,交易银行是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推出两套小微资金管理解决方案生意卡和电商通,分别面向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

目前,2023年报数据显示,在小微理财方面,网商银行已和23家银行理财子机构达成合作,截至去年底,理财代销规模超过5000亿元。

除了网商银行外,还有多家民营银行也希望借财富管理的赛道继续拓宽增长模式。亿联银行在2023年报中提及,“坚持推进数字化战略,不断完善互联网运营体系,稳健开展理财代销业务”。对比2022年同期,亿联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由负转正,增长达762%。

2022年,微众银行发布“财富+”品牌,加码布局数字财富管理业务。截至 2023 年末,“微众银行财富+”已与 23 家理财子公司、71 家基金公司、7 家信托及 11 家保险公司开展代销业务合作,代销产品超4900只。

“由于具备数量庞大的小微用户、个人用户,互联网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相对于传统银行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随着在信贷业务承压、资产管理需求提升,财富管理成为许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这有助于增厚银行利润。”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表示。

不过,网商银行此次战略显示,将比大部分互联网银行采取的代销方式更进一步,在针对小微个体和企业的高波动、高流动性的资金管理需求外,还升级了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共同组成网商银行交易银行的三大板块。

冯亮指出,在交易银行战略上,网商银行的特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用户基础,在信贷方面,网商银行已累计为5300万小微经营者。二是数字银行的便捷体验。网商银行不设线下网点,有支付宝就能用,可以触达最广泛的客群。三是技术沉淀。从大数据风控到大山雀、百灵等智能风控系统,网商银行在小微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创新,为交易银行打下基础。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分析到,一方面交易银行业务涉及轻资产业务,可以为银行在利息收入之外开辟更多低风险、无风险营收来源,尤其是在净息差下行的阶段。轻资产类业务还能提高银行的ROE表现,提高银行股东回报;其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交易银行金融服务可以形成交叉销售、交叉服务的生态,能增强客户黏性,也能提高单一客户在行内的价值贡献;此外,交易银行服务还可通过代发等产品切入企业员工、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合作商等,拓展更多客群。

不过,作为“民营银行二哥”的网商银行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该行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中均出现资产规模下滑的趋势,冯亮指出背后有季节性因素和宏观环境偏冷的影响。2023年三季度末,网商银行资产规模为4847.32亿元,随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截至2023年底下降到4521.30亿元,到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规模进一步下降到4322.54亿元。

对此,冯亮解释这背后有小微客户经营偏好的季节性原因。“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2月是每年小微企业信贷的高峰,从历史数据看春节前的信贷需求降至低点,随后到2月份再逐步恢复至正常的经营状态。”此外,冯亮补充,由于当前经济环境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网商银行今年的信贷业务也会以“稳”为主,穿越周期。

此外,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也备受关注。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民营银行2024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72%,高于同期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3个基点。而网商银行2023年的不良率为2.2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率的上升,冯亮指出,这是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大部分机构对小微贷款逾期统计口径是60天或9 0天,消金公司是90天,微众是60天,网商银行统计口径是30天。如果按照60天的统计口径计算,逾期率会降至1.87%。”

  韩杰说,要围绕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以杭州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坚持高质量制造业项目优先、大项目优先、引领性项目优先,提升外资项目招引质量;要全方位拓展全球大招商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境外招商、基金招商、中介招商、专业化公司招商,推动侨商、浙商回归投资。

  <strong>讲规矩 打硬仗</strong>

  在武汉开手工店的余川自称是“城市拾荒者”,只要一有空,他就穿梭于家附近的小巷里“拾荒”,那些被遗弃的桌椅、花瓶、沙发,都是他眼中的“宝贝”。余川店里有个极具年代感的茶几,就是用街边捡来的木箱改造而成的。他将其清洗、打磨、刷漆,再铺上新桌布,旧木箱变成了新茶几。余川说,店里80%家具都是他亲手改造的,既省钱、又复古。

  她还表示,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积极推动和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围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研究出台相关法律适用指导意见,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累计建成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049个,完成率达99.3%。加强执法源头、执法过程和执法质量管控,深化落实法制员制度,全国已配备专职法制员1.6万名、兼职法制员7.3万名。

  <strong>乳业“智造” 综合生产力世界第三【我国乳业规模化养殖占比达70%,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strong>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同比上升5.7%,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同比上升64.4%,立案数同比下降17.3%,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同比下降1.3%,实现了“两升两降”工作目标;共侦破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8万起,全力维护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努力确保老百姓端牢饭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全国较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7.6%、重特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5%,18项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措施惠及群众6亿余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60余亿元,取得显著成效。

郑奕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