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咳“断”胸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上海成功接受微创手术并康复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9 18:07:00

  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陈静 生星)记者28日获悉,有赖于中国医学专家原创的VBE技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得以避免了“大动干戈”的手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胸椎骨折的修复。

  VBE技术是指: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VBE技术的最大优点。

  常女士(化名)罹患强直性脊柱炎20年。这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可累及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2022年底,常女士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剧烈咳嗽,伴随咳嗽而来的还有胸背部疼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疼痛仍然持续,她便去当地医院就诊,得到的结论是“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之后便是使用生物制剂的标准流程,但疼痛却无丝毫改善。几经求医,结果都没有改变。

  在痛苦中煎熬两年后,今年三月,常女士来沪就诊,通过磁共振检查排除影像干 扰,医生终于发现引发疼痛的根源——竟是剧烈咳嗽导致胸10、11两节椎体骨折。

  据了解,对患者来说,局部强直与疼痛是主要症状,再加上脊柱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很容易干扰普通X光片诊断的准确性,甚至椎体发生了骨折,医生在片子上都“看不出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贺石生主任告诉记者,虽然诊断明确了,但常女士却面临新的抉择——胸椎骨折治疗难度大且风险高,传统手术需要从后方将椎板打开,再绕到神经前方开展截骨及断端植骨操作。手术创伤相当大,切口近30厘米,医生要将脊柱两侧的肌肉广泛剥离切开,出血量很多,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增高,切口容易感染。此外,脊柱后方结构破坏会继发潜在的远期脊柱不稳定,如果植骨不愈合,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概率也会更高。同时,长期的强直性脊柱炎让手术预后更不明朗。

  对此,常女士及家人内心十分犹豫。知名脊柱外科专家贺石生率领团队深入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其所在医院原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BE装备,实施“VBE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据介绍,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该微创术式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感染率低等优点,而且能够保留脊柱后柱的骨性和肌肉软组织结构,对患者术后短期和远期疗效具有积极影响。

  据悉,手术耗时4小时,仅开了几个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置入内镜系统和手术器械,术中的出血量不到100毫升,困扰常女士近两年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椎骨折终于修复了。术后恢复也非常快,第3天就可以下地自由活动,术后一周就顺利出院。

  贺石生主任对记者表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并不局限于椎骨,而是累及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所以在普通X光片上很容易因各种病变影像叠压而遗漏可能存在的骨折征象。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出现迁延不愈的疼痛,务必前往医院专科就诊,及早接受磁共振等检查,以鉴别诊断。对于在脊柱上动刀,患者也不必再持有“大手术”的刻板印象,使用VBE等微创设备,可以通过小切口达成和传统开放术式一样的治疗效果。(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6日电 1月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其重点修订内容包括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调整“出院标准”等。

  另有69%的受访家庭遇到需更换或补领证件的情况。交通安排上,也有家长反映不清楚哪些跨境巴士仍在运营以及交通路线等,建议两地政府能够适时发布相关指引。

  浙江省风貌办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昭晖在会上介绍,去年该省完善“一老一小”公共服务系统化解决方案,建成1058个城乡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有效提升浙江“一老一小”群体服务供给水平。

  二是科学划定诊疗网络,组织各医联体核心医院必要技术力量分片包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具体支援,补充人员力量,提高诊治水平,确保有住院需求的人员“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实现分流收治。

  还有很多类型的创业者,向大众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梦想。比如,青年创业者解修胜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热心将自己得到的创业扶持渠道推荐给更多同路人;医生陶勇将自己治病救人的梦想变成了创业项目,在商业之外,他希望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能惠及更多视障患者。也有人带着纯粹的热爱,将创业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鲜的这段故事,被“大城小村”的小伙伴设计成漫画,最终以涂鸦的形式画在了车身上。

郑淑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