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当前环境下 如何分析市场是“相对底部区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6 17:41:17

  研究员:李立峰/张海燕

  市场回顾

  回顾年初至今A 股行情,2-3 月,在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驱动下市场演绎超跌反弹的修复行情;4 月底,A 股在港股带动下进一步上行;5 月20 日起,恒生指数、沪指均阶段性见顶后步入缩量调整,A 股仅不到20%个股上涨。截至目前,A 股主要指数已回到3 月初水平。一方面,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后步入数据验证期,目前来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有所不足;另一方面,政策明确严监管基调,存量博弈之下资金流出有潜在退市风险的个股,小微盘、ST 板块个股大幅调整,投资者情绪趋谨慎。

  分析与判断:

  一、“517”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后,资本市场重视基本面数据验证。“517”地产新政后,政策连续密集出台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开始重视政策效果的验证,如新房成交量、核心城市房价走势、新增居民中长期信贷等。最新公布的5 月制造业PMI、通胀、信贷等数据表明国内经济复苏仍需进一步巩固,工业企业利润和企业财报也显示A股盈利仍处于磨底期,投资者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有所不足,A 股重拾盈利预期弹性还需等待PPI 同比企稳转正。

  二、海外方面,美联储年内仍是“非必要不降息”,但不加息是市场一致预期。美联储6 月议息会议继续按兵不动,并认为当前通胀“仍处于高位”,在数据预测中调高了核心PCE 数值。美联储点阵图显示,预计2024 年仅降息一次,比3 月预测少两次。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虽然近期通胀数据较年初更加有利,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也取得温和的进一步进展,但截至目前数据并未给美联储更大的信心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同时,没有人将加息作为基本预期,利率最终会需要下降。从1-2 个月维度来看,海外货币政策因素对A 股影响有限。

  三、两市成交额回落至年内低位,A 股呈现存量博弈特征。目前公募新发基金仍处于低位,融资余额在 1.5 万亿元左右震荡,ETF 净申购和北向资金流入的持续性不强,总体上 A 股微观资金面边际转弱。政策层面,新国九条颁布后,被实 施风险警示的个股扩容,A 股优胜劣汰加快,也再次明确了资本市场严监管的基调。在存量博弈环境下,以微盘股指数、中证 2000 为代表的小微盘股波动放

  四、从三大维度的12 项指标来观察,当前A 股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我们在前期报告《复盘历史几轮A 股磨底行情的特征》中提出,以微观层面估值和大类资产比价、交易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三大维度的12 项指标来刻画历次A 股的底部特征。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部分指标已符合历史几轮底部行情特征:1)估值与大类资产比价方面,最新A 股估值分位数位于近三年16%分位,沪深300 风险溢价接近三年均值+1std,股债收益差下行至-0.9%,接近三年均值-2 倍标准差,与历次市场底部较为接近;2)交易情绪方面,A 股成交额、换手率较前期高点已有明显萎缩,强势股占比回落至18%,低于历次底部均值;3)投资者行为方面,上证所新增开户数连续两个月下滑,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进一步同比回落,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自23 年10 月起即明显下降。与此同时,A 股回购积极性明显提升。

  投资策略:展望后市,从估值与大类资产比价、交易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三方面来看,当前A 股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指数层面大幅下行的风险有限。三季度企业盈利仍处于磨底期,投资者对于地产基本面和后续政策力度仍有顾虑,行情将在犹豫中展开,后续A 股整体有望在震荡中逐步上移。风格上,红利与科技主题或交替轮动。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大幅波动、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责任编辑:王若云

  面对这样的困境,主创团队耗时7年,最终决定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呈现故事。为此,主创团队在剧集中植入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如2007年仍在修建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背景音中的奥运火炬手选拔等,有助于观众代入。

  这是福州台胞公寓“楼长”王廷维忙碌春节档的一个缩影。“台胞公寓楼总共有28层楼,一旦电梯出了问题,就会造成不便。”王廷维对<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说,检查电梯绳索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1月27日,正月初六,福建省上杭县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举办2023年新春招聘会,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应聘,实现家门口“就业梦”。

  行前,刘国军对复强说:“待到春暖花开之际,我一定要带着朋友回内蒙古走走看看,老家的旅游市场前景不错。”

  “虽然向群已经牺牲20多年了,但国家和军队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我们。”李德清说,“多年来,大家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慰问我们,让我们倍感温暖。”

  进入新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日用百货、机械设备、医用物资等“中国制造”选择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走向中亚、欧洲市场。截至27日,今年开行中欧班列531列,货运量67.9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1%、18.93%。

黄莉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