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基层书记话基层治理 以绣花功夫“绣出”民生画卷

来源: 红网
2024-06-29 17:24:38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应有之义。

  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当地按照“留、改、拆、增”推进社区更新改造,全面解决社区房屋老旧、交通拥堵、停车匮乏、归家不便、配套缺失等痛点问题,让社区成为居民放心、安心的港湾。

  “城市更新实际上是内外兼修的过程。”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成莉认为,随着社区风貌提档升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治理方式自然要与时俱进。基层治理创新,一定是结合社区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人员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相应治理举措,最终的落脚点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社区是基层基础,“小社区”关联着“大民生”。

  渝中区上 清寺街道是红岩精神重要发源地,辖区内有周公馆、桂园等文化遗存,属于典型的老城区。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沁介绍,上清寺街道发动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组建“智囊团”,挖掘城市“灰空间”,建设桥下停车场、崖边游乐园、楼下的口袋公园等“金边银角”,营造推门就见美好的生活场景

  南川区的灌坝社区位于老城区和农村接合部,社区治理难度大。“刚到灌坝社区时,办公室总是挤满反映各种问题的居民。”灌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勇说,社区把居民困难诉求按“大事、小事、私事”分类处理:政府公共服务之类的“大事”由部门合力解决,楼道卫生等“小事”由社区骨干共商共解,赡养老人等“私事”由邻里互帮互助解决。通过这一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

  “昔日的穷山村如何求变?只有改革才是真出路。”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介绍,该村曾是武陵山片区典型的贫困村,如今通过组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已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作物1400余亩、养殖中蜂1496群,村集体经济收入五年累计达3000多万元,开发的“黄精面条”远销13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的华溪村,幸福生活更托底了。”王祥生说。

  发言人指出,香港执法部门一直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的人士、机构或组织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与其政治立场、背景或职业无关。美国政府针对香港执法行动的批评是恶意捏造。

还在纠结豆腐脑是甜还是咸?

  社会组织工会建设是目前基层工会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新的着力点。我们要根据社会组织的特点和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总结、探索工会工作规律和经验,创新组织建设方式、活动方式和会员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将社会组织职工和各类从业人员吸纳到工会中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粤东两座地级市的高光表现,一方面与当地的产业、产品结构紧密相关。潮汕地区的轻工业发达,产品最容易在网络销售。比如揭阳市民营经济十分活跃,五金不锈钢、纺织服装、珠宝玉器、塑料家居、鞋帽、食品等优势产业发展突出,这些产品更适合在网络销售。

  复强介绍,在马来西亚经营灯具10多年的刘国军,生意做得很好,“之前我们只是通过社交媒体联系过,还未见过面。”

  新华社记者赵佳乐、周思宇

郑奕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