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蓝山虎溪村:守护千年古韵 赓续传统文脉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6 01:21:47

  中新网永州6月15日电 题:湖南蓝山虎溪村:守护千年古韵 赓续传统文脉

  作者 杨雄春 潘有娣 彭华

  夏日时节,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绿树黛瓦、荷池生香。一踏入村里的黄氏宗祠,便与这座千年古村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虎溪村地处蓝山县西北角,背靠虎形山,村前溪流潺潺。相传,村里曾出现华南虎踪迹,故又名老虎村、虎塘村。随行的蓝山县文物局工作人员黄健辉介绍,一千多年前,虎溪村先后有秦氏、邝氏、田氏在此落户,村里的黄姓于明末清初迁入。村里有古民居50余座,保存最完整是虎溪黄氏宗祠,已有近300年历史。

  黄氏宗祠由前厅、古戏台、中厅、罩厅和后厅组成,整体相连,前后有三处天井供采光、排水,是湘南地区典型的祠堂建筑风格。

  因年代久远,木质结构的古戏台微微倾斜,几名古建修复人员正进行加固、修缮。古戏台柱子上的花鸟、飞禽走兽浮雕清晰可见、活灵活现。

  “虎溪村列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虎溪黄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虎溪村土生土长的讲解员黄德生说,2011年来,虎溪村古村落保护和修缮先后投入了近700万元。

  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黄德生热情向游客介绍虎溪古村由来与村里重点保护文物、红色故事等。“让游客充分了解村里历史文化,让更多人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为讲好虎溪村故事,13年来,黄德生阅读许多文史资料。

  如今,虎溪村村民自发担任“安全员”,共同参与黄氏宗祠和古建筑群保护。“在虎溪村,人人都是守护者。我们积极争取文旅和住建部门支持,先后六次筹集资金修复黄氏宗祠、古戏台和古建筑群,让虎溪古村重现昔日风采。”虎溪村党支部书记黄任华介绍。

  “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古建筑保护好,把祖上传统文化传承好,让子孙后代都记得我们从哪里来。”今年68岁的黄信文正在巡查虎溪村古建筑群。他仔细检查屋顶瓦片漏点,清理庭院墙角杂草。

  蓝山县祠堂圩镇党委书记何琪介绍,镇里还坚持“古建+文旅”发展思路,把 虎溪村沉睡的古建资源变成旅游资源,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7/1615091519.jpeg" alt="" />

  <strong>(新春走基层)广西开展“点对点”送工行动 暖心服务节后农民工返岗</strong>

  “从来没有在海外过过春节,就想体验一下,也想和海外的老乡们聊聊天,看看他们过节放不放鞭炮、吃不吃饺子。”复强说,他最初的想法是,“走出舒适圈”挑战一下自己。

  十年北京台春晚也因循着这样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出新,用新舞台、新视角、新语态、新表达、新节目,打造一台台得到全民认可的新春文化盛宴。稳中求进、守正出奇的办台思路,在今年的北京台春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主创也清楚,面对这样一个本身极具精神张力的题材,无需刻意煽情,将故事讲好、展现好,有节制、不拔高,对今天览片无数的观众来说,就足以达到预设的效果。

  当“网红打卡地”慢慢趋于平静,外地客人逐渐减少,本地客人增加。据阿畅观察,来喝咖啡的不只是年轻人,也有一些中年或老年人点杯“一看就很专业”的咖啡<strong>在外面站着喝完就走了</strong>。总体看,年轻消费者占比约七成,中年占比二成,老年占一成。

王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