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23 10:46:11

  中新网成都6月21日电(记者 岳依桐)记者21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四川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新闻发布会”获悉,四川以建设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核心,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助餐、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模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18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38个。

  以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为老服务站为例,该站点提供了居家上门服务、日托、助餐、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服务等6大类养老服务,设立的老年食堂最大供餐量500多份,并为肖家河街道其他4个为老服务站提供餐食配送服务。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表示,四川民政系统围绕“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聚焦弱有所扶、老有颐养、幼有所护、残有所助4个方面,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统筹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在“弱有所扶”上,四川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快建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将救助对象识别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四类,推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范围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拓展。

  据介绍,四川持续巩固拓展兜底成果,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及时发现困难民众,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151万脱贫人口、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纳入低保、特困,稳定消除返贫风险,

  在“幼有所护”上,四川多元化保障特殊困难儿童需求,持续提高保障水平。全省69万名孤困儿童 享受基本生活待遇,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提高到集中供养1600元/月、社会散居1200元/月。

  四川还构建年满18周岁后的孤困儿童高中到大学教育阶段完整的助学资助体系,今年省级层面助学资金达690万元,助力2720名孤困儿童成年后继续教育。

  四川还连续三年实施“明眸皓齿 正心立身”健康工程。例如,“正心”工程专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已累计投入7028万元,筛查462万名学生,介入治疗3.4万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万余场次,覆盖学生及家长757万人次。

  在“残有所助”上,四川着力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能力。该省连续9年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全省民生实事予以推进,86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107万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四川还探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施“精康融合行动”,设置社区康复机构(站点)超过400个,登记康复对象近3万人,年服务人次超过30万。自贡、遂宁等多地形成“阳光驿站”“遂心家园”等本土特色品牌的服务模式。(完)

  白皮书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绿色地球家园,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完)

  陈元是“铁二代”,“从小在铁路边长大,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萌生了对铁路工作的向往。”陈元说。1981年1月,年仅18岁的陈元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个五等小站的扳道员,开始了他的铁路职业生涯。

  艾维尔沟居民吕红菊说:“很高兴在年前能看到这样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既丰富了精神生活,也让新年的年味更浓厚,新的一年希望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

  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超长L型线路,途经交通枢纽、大型商务区以及多个大型居住区等,承担了从北京西南到东北的交通运输功能,沿线分布着多个大型商圈。短片中,青年萨克斯管演奏家李沛和青年钢琴演奏家刘诗华携手演奏了优美旋律。“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短片向市民展现商业、文化、音乐与社会相交融的北京CBD商圈,通过音乐赋予商圈更多文化活力,倡导市民通过绿色出行方式,体验北京CBD消费新生活。”北京CBD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著名导演李少红认为《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能够在今年春节档上映,可以为中国电影提供非常大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激励。她还表示二位导演真的非常懂体育,“我其实不太懂体育,但是这部电影能让不太懂体育的观众,也能看懂一个球、一个竞技比赛,是不容易的。”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0/6793386908580291216.jpg" alt="" />

吴柏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