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残障儿子 唤醒植物人丈夫 “中国好人”何金竹用坚韧诠释爱与责任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30 10:41:47

  中新网江西瑞昌11月21日电(熊锦阳)儿子幼年患上小儿麻痹症,丈夫遭遇意外成植物人,她不离不弃用柔弱双肩扛起一个家;为村中集资修路,为街道清洁卫生,她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她就是江西省瑞昌市大德山林场高源村团庄小组长、“中国好人”何金竹。

  1985年,何金竹不远千里嫁到瑞昌市大德山林场高源村,和丈夫徐新泉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婚后不久,何金竹产下一女,女儿却在2岁时突发高烧,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孩子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病发身亡;生育第二胎时,腹中孩子又因难产胎死腹中。直到1992年,何金竹才产下大儿子,一家人日子虽然清苦,但家庭也是幸福美满。

  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2岁时突发高烧,因为交通不畅而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导致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何金竹的大儿子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也有残疾。

  为了照顾大儿子,何金竹每天6点起床做饭,坚持教他刷牙、穿衣、洗脸。夜里,怕孩子蹬被子,一晚上她要起来五六次。为了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孩子一次次跌倒,她就一次次扶起,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说不定哪天孩子就好了呢,我虽然给不了他全世界,但我的世界全都给了他。”何金竹说。

  在何金竹的精心照顾下,大儿子慢慢学会了吃饭喝水,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看着大儿子一天比一天懂事,何金竹甚是欣慰。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丈夫徐新泉在修路时被大树砸中了脑袋,当场昏迷。经抢救,徐新泉虽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回忆起当年,何金竹仍是心有余悸。

  徐新泉住院昏迷期间大小便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为了不让他身上长褥疮,何金竹不管多累,每天都定时帮他洗脸、擦身、按摩、喂食。空闲时,何金竹就坐在丈夫一旁和他聊天,分享村中近来发生的事情。经过3年的精心照料,徐新泉奇迹般地苏醒过来,经过康复训练,如今已可以拄拐行走。

  “丈夫出事那会,我刚被任命为村小组组长。我一边照顾卧床的丈夫,一边照顾年幼的儿子,同时还要完成村里交给我修筑通村公路的任务。”何金竹说,“根本没有时间悲伤,家中全指望我,哪怕我再辛苦,我也得照顾好他们。我大儿子当年就是因为路不通,所以延误了治疗,最终落下了残疾,这个路我必须把它修完、修好。”

  为了修路,何金竹给丈夫请了个护工。护工在家的时候,她在村里为修路跑前跑后。面对资金缺口,何金竹冒着雨雪天气,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村民同意将全组50余亩竹林向外承包20年筹集修路钱款。如今,这条路已修缮完毕,成了村里与外界联络的重要渠道。

  “政府考虑到她的家庭状况,为她提供了公益性岗位,现在何金竹担任政府购岗护林员每月能有500元收入,再加上村保洁员每月还能有700元,并且我们还帮她丈夫和大儿子办理了低保。”瑞昌市大德山林场党委副书记柯金冬告诉记者,“当时村民都担心这个家要散了,但是何金竹没有抱怨,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让丈夫和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为我们展现了对爱情的忠贞、对亲情的责任以及对百姓的担当。”

  因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何金竹身形消瘦,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得多,但这却丝毫不能掩盖她作为一名坚韧女性的巾帼风采。“20多年都坚持下来了,最艰难的日子也已过去。现 在我大儿子能达成简单的生活自理,丈夫也已清醒,我们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何金竹说。(完)

  如今,吴兰云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皖宿1510”的成果经营权已转化给当地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会利用公司的经营网络把该品种做大做强,为解决困扰小麦绿色高产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李秀国的养猪场开张了。县金融服务中心不仅给他贷了款,还找来致富能手,手把手教技术。孙志胜更是时常登门,了解情况,加油鼓劲。大家这么帮衬,李秀国说,不干出个样来都没脸出门。他把心思全用在养殖上,到了年底,卖猪的钱一数,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时候,马兰新村也建成了。李秀国一家搬进新居,三室两厅,宽敞明亮。客厅墙上是大屏幕电视,旁边还挂上一幅书法:人勤年丰。

  秦刚介绍了中方对下阶段中泰全方位合作的基本构想,建议保持高层交往,使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人文交流取得新成果。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走深走实,落实好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重要成果,使多边合作取得新进展。

  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据了解,伊犁州现有滑雪场14座,居新疆各地州之首。优质的冰雪资源如何点燃冰雪消费热情?伊犁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张春明称,伊犁州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为完善,为冰雪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托这些资源,伊犁州将目标瞄准冰雪休闲度假市场,从“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冰雪+美食”等方面发力,做好“冰雪+”文章。

  这是一堂跨时空、跨地域、沉浸式的融合体验课——

  当地时间2月12日,正在土耳其搜救的中国救援队共派出2个批次、42名救援队员,营救1名被困人员,搜寻出3名遇难者,对4栋倒塌严重的建筑进行生命迹象和风险评估。12日下午,正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实施搜救的中国救援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与土方合作营救出一名50多岁男性幸存者。

游雅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