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一湾碧水“润”生态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2 19:03:54

  中新网宜昌5月19日电 (董晓斌 朱灿义 黎文来)“景色很美,空气很好。”行走在湖北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小道上,加拿大共 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海忍不住连连称赞。

  “心动宜昌 来电之城”2024海外华文媒体宜昌行正在此间进行,媒体代表们走进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沉浸式体验湿地生态之美。

  宜都市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清江下游,总面积约1239.5公顷,湿地面积460.63公顷。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因库区岸线酷似一条巨龙腾飞,故名“天龙湾”。

  2011年,宜都市对天龙湾湿地全面开展建设保护工作,先后建设湿地保育、湿地恢复等十大工程,天龙湾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12月,天龙湾湿地通过国家湿地公园专项验收。

  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徐绍东介绍,这里建成了湿地生态护坡、湿地多塘、树池洼地和现有独特的奇石林系统组成的生态修复模式,打造了独特的“湿地石林”。

  同时,天龙湾将湿地旅游与森林养生结合起来,开发了水生态产品,发掘湿地旅游和休闲康养产业。如今,在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园内拥有康养休闲山庄、湿地科普馆、水生态院士工作站和武当太极功夫院等文旅资源。

  宜都市共有大小河流50余条,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宜都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将科技“唤醒”生态的治理方法和模式,成功运用到贵子湖等多个湿地区域。

  徐绍东表示,湿地具有良好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与自然共同家园。接下来,宜都市将建立更加完备的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完)

  伴随着鱼把头和渔民们整齐的号子声,120多米的巨网从博斯腾湖的冰面下缓缓拉出,大大小小的鲤鱼、鲢鱼、草鱼等鲜鱼在网中打着滚、撒着欢,场面异常壮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宁1月15日电(祁增蓓)在15日举行的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说,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省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28.3万脱贫人口拿上了“阳光存折”,农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79.5%。

  2022年12月初,东航接收全球首架C919。当月下旬,东航C919飞机开始进行100小时验证飞行,全面检验东航各系统迎接、准备C919商业运行各项工作的保障能力。

久别团聚的拥抱

  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宋窑路的“南宁之夜”项目是广西首个集娱乐、演出、美食、购物以及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步行街,通过展示广西的民族文化、城市文化和自然山水,创新呈现集演绎、美食、娱乐、科技、文化等于一体的壮乡文化沉浸式商圈场景。

  2023年,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将分四大板块推出15部讲述军旅一线故事、展示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作品。

陈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