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大陈籍台胞返乡叙情谊、话发展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9 11:59:07

  中新网台 州4月17日电(傅飞扬)连日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家乡探访之旅在浙江台州椒江大陈岛上举行,30余位大陈籍台胞心怀对故土的眷恋,展开了一场跨越海峡的情感交融,在共建共享的对话中谋划未来

  大陈岛是大陈台胞的思乡之岛,大陈眷属的思亲之岛。其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20世纪50年代,约1.4万名大陈岛居民迁至台湾各地,发展到如今的近15万人。

  台胞们首先来到两岸乡情主题馆,深入了解大陈岛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纽带。“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事实。”台胞李振昌受访时说。

  随后,台胞们前往甲午岩景区,登临思归亭——甲午岩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大家目光,而思归亭则寄托着无数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台胞们在此眺望浩渺东海,感受故土风光。

  离开甲午岩景区后,台胞们来到象征大陈岛精神丰碑的垦荒碑前,这里镌刻着前辈们艰苦的拓荒历程,彰显了大陈人民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大陈岛垦荒精神,不仅是垦荒者们个人的力量,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象征。”台胞李幸姿表示,他们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台湾,激励更多同胞铭记历史,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活动期间,台胞们还与当地梅花湾村干部举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该村干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大陈岛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台胞们也认真聆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大陈岛的建设中。

  “大陈岛实施‘全岛旅游化、旅游全岛化’战略,旺季月均游客量近5万名,民宿、咖啡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是值得台胞们投资创业的热土。”李振昌说,这场座谈会增进了大家对故乡发展的认识,也为后续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椒江区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多沟通桥梁,创新合作模式,携手广大台胞共同书写大陈岛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谭德塞高度赞赏中国政府新冠疫情应对努力,感谢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长期进行疫情技术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数据。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活动现场还设有中国剪纸、扇面画、中国结、试穿中国服装等体验活动,参与者饶有兴致进行体验;现场还设有照相亭,大家纷纷选择不同新春祝福标语合影留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佛山1月14日电 题:岭南花市年味浓 商户迎来“开门红”

  从古至今,对于这个神秘的人体器官,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早在19世纪,医生通过研究死者的颅骨物理特征,发展出“颅相学”的理论,20世纪之后,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脑的认识逐渐深入。从2013年起,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启动了大型“脑科学”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强,从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脑科学都被列为重点前沿科技项目。2021年,酝酿多年的“中国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正式启动,项目主要围绕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重大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脑健康和医疗产业、脑机智能技术,类脑智能产业三个方向展开,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在脑科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strong>在院感染者数量呈连续下降趋势</strong>

  村前的休闲广场设置了休闲步道和绿地沙池,成为老人带孩童游玩的好去处;绕到村后,还能看看千百年前留传下来的老“古董”——古树、古井、古碾,摸摸古井那一圈边缘留下的时光痕迹和古树那一圈圈年轮留下的岁月印记,感受村落厚重的历史和农耕文化。

吴千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