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跌破160后又刷34年新低 机构却称干预行动或需再等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7 04:37:53

  来源:财联社

  周三(6月26日)美股早盘,日元汇率进一步走弱。美元兑日元一度走高至160.62,刷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内涨幅超过0.5%或90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兑日元还升破了触发日本当局4月份采取干预时的水平。年初至今,日元已经累计走软逾12%,抬高了该国进口产品的价格,打击消费者的同时还引发了企业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

  今年3月,日本央行历史性地解除了包括负利率和YCC在内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但紧缩程度远无法与累计加息525个基点的美联储相提并论。伴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大幅收缩,美元获得了更多上行动力。

  另外,欧洲央行的“鸽派”转向也给美元提供了一些上行压力。芬兰央行行长奥利·雷恩(Olli Rehn)认为,投资者对欧洲央行年内再降息两次,明年将利率降至2.25%的预期是合理的。

  美联储最青睐的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定于本周五公布。如果数据强于市场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推升美元,打压日元等一系列亚洲货币。发稿前不久,美元兑韩元也逼近1400关口。

  周一,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紧急发声,强调日本政府准备充分,随时可能介入外汇市场,试图以此稳定日元汇率。神田真人说道,已做好了在必要时“24小时全天候”干预外汇市场的准备。

  富国银行宏观策略师Erik Nelson表示,“财务省最近几天的言论表明担忧已经加剧。”但Nelson预计官员们会等待日元跌至165后才进入市场,美银分析师也表示,这一水平可能是日本当局新的“底线”。

  上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当局在一个月内总共花费了创纪录的9.8万亿日元(约合622亿美元)来支撑日元汇率。但花旗估计,日本仍拥有2000亿至3000亿美元的弹药,可以为潜在的干预行动提供资金。

  许多策略师表示,市场波动性仍相对较低,当局目前难以进入市场。布朗兄弟哈里曼货币策略全球主管Win Thin称,除非日元的波动在160上方变得混乱,他们才可能会入场使波动平稳下来。

责任编辑:李 桐

  磨了2个小时,他们才搞明白,罪犯被执行死刑前,只有直系亲属可以会见。申军良立即换了思路,通过媒体喊话:家属会见后若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他可以放弃追究案件民事责任部分。

  去年8月19日消息,黑龙江省黑河市委副厅级干部姚志波被查,他于2008年任五常市市长,2011年4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4年3月调任黑河市委常委、北安市委书记,他是辛敏超的前任五常市委书记。

  秦刚再次重申,必须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尤其要正确处理台湾问题。停止继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停止支持纵容“台独”分裂势力。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时,中方对此作出了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秦刚也特别谈到,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很大程度上,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既要沟通又搞打压遏制的两面人典型做派,正是中美关系状况不断持续承压的根源所在,也是痛点所在。举个眼前例子,近来美方高官,从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到气候特使克里等等,都在强调访华意愿,今天伯恩斯在与秦刚会见后也发推称,“我们讨论了美中关系中的挑战,以及稳定关系并扩大高级别沟通的必要性”。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4月27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武汉GDP为431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40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762.34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95亿元,增长5.1%。

  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声,称通话“长时间、很有意义”,而且用了中英文与乌克兰等多语种,显然是非常满意通话的内容与成果。我个人认为,乌克兰总统最期待最在意的,是中国元首的这一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也注意到,不少境外媒体都将这句话做进了标题。但要指出的是,这实际是大国外交的一贯立场,中国元首昨天也在通话中谈到此前相继提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等等,其中“四个应该”的第一条,正是“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俄乌危机爆发已经一年多,乌克兰方面的最大诉求与目标,正是自身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动荡变革加速演进之际,如果在事关中乌双边关系政治基础的认知与判断上,时不时会有一些杂音、误判乃至糊涂认识,中国元首昨天的再次强调,确实收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也确实让通话对象吃下了定心丸。 

张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