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美美与共 交流互鉴 共绘人类文明新画卷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2 11:00:1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第78届联合国大会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年1月,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启动,3月,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启动,5月,中国—赞比亚文化和旅游年、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相继启动。中国携手世界各国推动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共享人类发展成果。

  世界是座文明百花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始终坚持与世界其他文明保持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释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为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世界提供了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十年来,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实践成果不断积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正在形成 。

  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全球各类双多边文明对话平台与机制日益丰富、合作网络有序搭建,“良渚论坛”、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一系列会议成功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广泛开展,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呈现新局面。

  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公共事业对外交流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新闻媒体、旅游城市等联盟、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平台,“一带一路”成为一条文明交流互鉴的康庄大道。目前,我国已同180多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媒体行动为深化全球合作,共同推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贡献媒体智慧和力量。

  2023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因其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有底气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东盟各国受益于自身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带来的投资机会,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通道。2023年,东盟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没有发生负面变化,主要挑战在于欧美经济趋缓带来的出口放慢和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带来的金融冲击。但是,中国经济的回升会给东盟商品出口、投资和旅游等带来新的红利,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经济增速为4.9%,在考虑近期中国的政策调整后,应能上调至5%以上。

  这是一个总结与展望的时刻。

  政府还计划通过每年500亿美元的海外基础设施订单,使韩国在2027年进入世界四大建设强国行列,主要目标锁定在沙特“新未来城”Neom City、印度尼西亚新首都迁移项目、波兰新机场等。此外,韩国还计划以核电站出口战略推进委员会为中心,集中承揽捷克和波兰的核电站订单。政府还将新设宇宙航空厅,全力扶持航天产业。

  流言1:保质期长的牛奶是因添加防腐剂

  刘清泉: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新冠,和患者接触过的其他人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个时候这些人可能已经携带有病毒了,但病毒载量不够,暂时还没发病,其实这也是疾病状态,不是说没有症状就不是疾病状态了。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服用一些中成药,阻断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症状。例如有乏力伴胃肠不适的,可以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乏力伴咽干的,可以服用金花清感颗粒;平常大便干结的,可以服用疏风解毒胶囊等调节人体状态。要注意,这些药物根据自身状况选用其一就行,不能叠加使用,预防时要减半使用,也不建议长时间使用,一般3—5天就可以了。

  美国《对话》杂志网站刊文警告称,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其他国家被迫面临通胀压力和货币贬值压力,推高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而其他国家面临的风险也必将反噬美国自身。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美元升值给全球经济带来麻烦,美国应当采取负责任的经济金融政策,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仪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