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两年完成国土绿化超百万亩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7.4%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1 20:51:59

  中新网西宁12月15日电(祁增蓓)记者15日从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省西宁市通过实施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北山四 期等重点生态项目,两年完成国土绿化103.8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6.5%提高到37.

  西宁市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省会城市,常住人口248万人,是“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服务基地和大后方,也是全国首个入选“无废城市”试点的省会城市。

  青海省西宁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仁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西宁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逐步提升,区域水土流失、生态脆弱问题逐步改善,生态绿化成效更加凸显。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我们以实现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目标,不断加大园林绿地建管力度,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公园游园、街头绿地290余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定在13平方米,实现了老百姓出门500米即能享有公园休闲绿地的目标。”周仁义说。

  为全面构建更加稳定的林草湿生态系统,西宁市深度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优化整合1处自然保护区和8处自然公园现状边界,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差别化管控;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在林区、湿地、草地布设生态监测点36处,基本建成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系统;实施湟水湿地生态修复与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4.67%,生态服务价值达到6.45亿元。

  同时,西宁市在青海省率先推进林(草)长制,健全四级管理体系,全市1564名林(草)长、4903名林草管护员实现网格化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林草湿资源等涉林案件,严格征占用林草湿地审批和事后监管,建立了湟水国家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立资源管护和护林防火“市、县、乡(林场)、村、护林员”五级“双护”责任体系,实施24小时林地监测预警,全市连续36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连续20年未发生重大林草有害生物入侵和灾害。

  周仁义表示,为逐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西宁市林草局联合生态环保、农业农村、公安等多部门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全链条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强重点区域巡护巡查,年内收容救护野生动物36种102头(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繁育成活为全国唯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高山兀鹫、兔狲繁育实现国内“零”的突破,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水平持续提升。(完)

  新华社莫斯科1月5日电 <strong>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strong>

  “稳健的理财产品今年比较受欢迎。”一位中信银行员工表示,由于2022年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不小的收益波动,基于对资产保值的考虑,今年客户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保本或者允许短期赎回的理财产品,银行也打出了相应的产品吸引客户。

  据俄卫星通讯社6日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表示,持续对乌提供武器甚至将俄方呼吁暂时停火称为“争取喘息机会”均表明,美国不在乎乌克兰人的命运,只想与俄罗斯斗争。

  ————————————

  “我们也在尝试以咖啡车为纽带组建社群,促进残健共创,宣传低碳环保的理念。”在杨迎琦的设想中,未来,越来越多的咖啡车将出现在成都街边、绿道、公园之中,形成社区公园店。“其中也涉及场地使用、经济成本等。除了残障人士自己,我们也希望和爱心企业合作,得到政府支持。”

  孙立宁(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服务机器人一般用于非制造业环境,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目前,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总量虽不大,但逐渐进入高速增长期。IFR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约111亿美元,其中专用服务机器人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约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

蔡孟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